关税战|港大学者刘宁荣倡「三策」:不能因美国发疯我们也失去理智

撰文: 郑宁
出版:更新: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国于4月初再度大幅加征对华关税,部分商品关税税率升至145%,中国随即反制,将对美货物的征税比例推高至最高125%。在此背景下,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于4月13日举行“2025未来趋势论坛”,港大协理副校长兼港大中国商业学院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美角力早已超越经贸层面,变成一场对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战。

刘宁荣建议中国应在此时推动三组关键战略:“两个零、两个一、两个中国”,即零补贴与零关税、建立大一统市场与统一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同步发展本土中国与海外中国。他强调:“这不仅是对中国本身经济结构的再思考,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是否有能力建立新秩序的试炼。”

刘宁荣指出,美国挑起贸易战,实际上是其面对内部结构性困局的反射动作。他说:“美国今天的制造业空心化到了极限,贸易赤字与国债也到了极限,这三个极限的最大对手,就是中国。”

他批评美国将关税加至145%,不仅堵中国“前门”,还同步对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周边生产地加征高额关税,试图封锁中国转口出口的“后门”。“这次跟2018年不同,是全面封锁的打法,从手机、造船业、到巴拿马运输线、美洲地区的影响力,美国下了全盘棋。”刘宁荣说。

然而,他指出,美国的战略目标虽然明确,手段却是“下错药”:“美国制造业流失,金融垄断,蓝领阶层受压,真正要解决的是国内经济结构问题,而不是靠关税来围堵中国。”

港大协理副校长兼商学院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美角力早已超越经贸层面,变成一场对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战。(文汇报)

零关税、零补贴:以开放换取信任 中国要做贸易秩序的承担者

面对美国“另起炉灶”式的贸易孤立主义,刘宁荣认为,中国不能亦步亦趋反制,反而应从更宏观视角切入,提出更具系统性的全球经济愿景。

他建议,中国应逐步实现“两个零”政策:对内取消不公平的产业补贴,对外扩大零关税市场。“过去我们大量补贴外资企业、国企,其实对民企不公平,现在应该打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让国企、民企、外资都能同台竞技。”

对外,中国则应进一步落实自由贸易承诺“零关税”。“我们已经对4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零关税,未来应该在五到十年内扩展更多市场。”他指出,中国若能在全球建立零关税、零补贴的原则体系,将有助于其从“自由贸易的跟随者”,走向“自由贸易的维护者与创造者”。

西媒分析称,中国反制美国关税战有多种可能实行的措施,其中货币也是一种武器。(资料图片)

“两个一”:建立统一内循环体系 补上消费信心缺口

在对外主张开放的同时,刘宁荣亦指出,中国国内市场结构仍有不少待补之处,其中最关键的是“两个一”:即统一市场与统一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不是一个真正的大一统市场,省与省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仍有贸易壁垒,竞争甚至比国与国之间还激烈。”他直言,中国在市场制度统一上,甚至落后于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

在社会保障层面,他特别强调养老体系的不足压制了内需潜力:“中国人老是存钱不敢花,怕退休后看病没钱、养老无著。尤其农民的养老金,一个月可能只有四百块人民币,怎么会敢消费?”他认为,若能真正实现统一养老保障与公平分配,让中国民众感到“安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撬动内循环。“当中国人敢花钱,经济才能真正良性运转起来。”

报告指中国消费者或将在“双11”期间抵制美国品牌。(新华社)

“两个中国”:仿效日本 构建“本土+海外”双核心战略

除了内外并进,刘宁荣还强调中国应打造“两个中国”的全球化布局:“一个是本土中国,一个是海外中国。”他指出,中国本土经济发展已进入内卷与红海市场阶段,应仿效日本于九十年代后的战略,大举进行海外投资,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电池、半导体等领域。

“你看现在匈牙利已经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厂,这就是未来的方向。当本土空间不够,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海外的‘第二中国’来承接产能与资本。”他形容,这不仅是产业分散,更是“让世界看见中国不只是出口国,更是投资国、伙伴国”。他同时提到,文化与软实力产业亦应跟进海外市场扩展,“哪吒、黑悟空等作品已让我们看到服务型产业的潜力,只要愿意努力,中国的文化出口也能是另一个支点。”

2024年12月26日,图为无人机拍到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BYD)位于巴西卡马萨里的新建电动车工厂的施工现场。(Reuters)

中国应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 不因美国躁动自乱阵脚

对于外界关注中国是否会对美方行动强硬反制,刘宁荣认为,“不能因为美国发疯,我们也跟著失去理智。”他强调,中国应维持一贯的开放姿态,透过制度性改革争取国际认同。“中国要把大门开得越大越好,让世界知道我们是愿意承担责任、愿意参与规则制定的国家。”他续指:“这场战争不只是经济之战,而是秩序之战、信任之战。”

他呼吁中国积极深化与欧盟、东盟、印度等多方合作网络,对冲美国的单边主义,“如果中国能在多极世界中成为稳定的节点,就能赢得未来。”而对于中美贸易战“谁能笑到最后”,刘宁荣表示,“不是看一时输赢,而是看谁能有更宽广的心、稳定的节奏、持续的改革力。”这场中美关税战,短期内对中国或许有损失,但若能借此转化内部结构、推动制度进步,最终反而可能促使中国成为更具战略定力与制度韧性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