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权日:中国22年仍未批准的一项国际人权公约

撰文: 关岭
出版:更新:

又到一年一度的世界人权日。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1966年联合国大会又通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世界人权宣言》与这两个人权公约一起构成“世界人权宪章”。

1997年,中国政府签署《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中国全国人大批准这一人权公约。1998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总部又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不过,22年时间过去了,全国人大至今仍未批准,该公约至今未在中国生效。

2018年3月中国两会期间,北京警察驱赶访民。(路透社)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由序言与6个部分的条款组成,共53条。缔约国承诺尊重包括生命权、宗教、言论和集会自由权、选举权以及公正审判权在内的一系列公民和政治权利。

截至目前,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73个国家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缔约国,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的国家有中国、古巴等6个。中国是唯一还没有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时,曾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此举表明了中国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决心,以及认同人权问题上的共同国际准则的态度,有助于消除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抱有的偏见和误解。

签署该公约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国内外公开表示,中国将尽快履行批准该公约的法律程序。

1998年10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在联合国总部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图为在公约签署前向联合国法律部条约司司长科赫那递交中国签署公约的照会。(资料图片)

1999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瑞士时表示,中国将在认真、深入研究之后正式履行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手续。

2004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演讲时说,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涉及的重大问题,一旦条件成熟,将向中国全国人大提交批准该公约的建议。

2008年,在回答英国路透社记者关于“中方是否打算在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提问时,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我们正在协调各方,努力地解决国内法与国际法相衔接的问题,尽快批准这个条约。”

公开报道显示,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尚未对中国何时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进行表态。不过,习近平曾多次提及人权问题。2015年,习近平在致“北京人权论坛”的贺信中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障人权”。2018年,习近平在给“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中又表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在2013年和2018年向联合国提交的两份《国家人权报吿》都提到,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继续稳妥推进行政和司法改革”,为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做准备。

在中国,人权问题一直比较敏感。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中国政府认为,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应当得到尊重,但人权的普遍性必须与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中国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权发展道路。

多年来,每逢中国召开两会,都有中国学者、律师和记者等人士联名签署公民建言,呼吁中国全国人大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