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难民”能改善中美关系吗?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引发的讨论还在继续,这一互联网奇观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从国内外主流媒体到广大网民,都在拭目以待。

据路透社消息,仅在两天内,就有70多万新用户加入了小红书。另据“感应塔”数据分析公司评估,本周小红书在美国的下载量同比增长超过200%,较上一周增长194%。1月14日,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上,位居第二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另一款社交媒体平台Lemon8,该应用的下载量上月也经历了类似的激增,2024年12月,这款应用的下载量猛增190%,达到约340万次。

美国民众为何对中国社交媒体的应用如此追捧?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TikTok可能面临的封禁,他们以“TikTok难民”的集体身份自居,也说明这就是一场针对美国封禁TikTok的报复。“我们的政府一直在说中国在窃取我们的数据,所以TikTok需要被禁掉。但我们想说,和美国比起来,我们更信任中国拿到我们的数据,这里是我的数据,来,中国拿走吧。”小红书上的“TikTok难民”这样说。

TikTok将在美国被封禁之际,大量美国网民下载并注册了面向华语人士的社交平台小红书。(网上图片)

这样的报复不仅让这些“TikTok难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就感、价值感和流量,也倒逼着候任总统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上任后或签署行政命令,该命令将解除拜登政府19日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该应用程序的禁令,暂停执行TikTok销售或禁止法60至90天。特朗普表示,在这个平台上他受到广泛拥趸,拥有超过1400万粉丝。他希望能够兑现此前的竞选承诺。

虽然对于“TikTok难民”涌入舆论闹哄哄,处在“蜜月期”的两国网民也不吝赞美,但这并不会改善已经陷入结构性冲突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说到底,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冲突,一方的崛起势必引发另一方的警惕、担忧乃至恐惧。虽然中共高层接连对“修昔底德陷阱”说不(更多内容可参考《从习近平到王沪宁 中共高层接连对“修昔底德陷阱”说不》),但仍无法抵消美国的顾虑和担忧,贸易战、讯息战、科技战等料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延续并层层加码。

美国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15日在出席国务卿确认听证会时针对中国问题的表态,就很能说明问题。卢比奥在听证会上重申他对中国的强硬立场,称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威胁的相近对手”,并警告如果美国不改变对华政策,未来几乎所有对美国至关重要的事物,从药品到电动车电池,都将取决于中国意愿。他强调,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强化美国的内部竞争力,尤其是在关键供应链的控制方面。“我们不能让中国继续享受国际体系带来的所有利益,同时又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卢比奥说,美中之间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全球安全与繁荣的最大风险,并可能引发贸易冲突甚至军事冲突。

2024年11月4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与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出席在北卡罗来纳州举行的竞选活动时握手。(Reuters)

卢比奥用“美国历史上最具威胁的相近对手”来定义中国,并不意外,过去几年,类似的定义频频,比如“最严峻竞争对手”、“最严重长期挑战”、“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最重大系统性挑战”、“唯一既有意图也有实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类似的说法一方面说明中国确实实实在在的崛起了,且切实改变着国际秩序,另一方面也让美国更加笃定奉“修昔底德陷阱”为圭臬,认定这样的中国就是要挑战美国的地位,就是要颠覆现存的国际秩序。连“修昔底德陷阱”这一理论的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埃里森(Graham Tillett Allison)也说,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崛起,反映了中国作为美国21世纪里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对手的几乎全方位崛起。

卢比奥听证会前,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国务院发表演讲中指出,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将永远无法超越美国,且美国在与中国的长期竞争中,正处于更佳的战略位置。“我可以向美国人民报告,在与中国的长期竞争中,我们的战略地位比我刚上任时更好。你们都记得,许多专家曾预测,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超过我们,根据许多预测,这种情况将在2030年或之后不久发生……但这不会发生,现在,根据最新预测,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方向,他们永远不会超过我们,就是这样。”拜登说。类似的说法,也出现在告别演说中。

一边是卢比奥忧虑重重的“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威胁的相近对手”,一边又是拜登洋洋自得的“中国将永远无法超越美国”,这也是过去几年美国在看中国时颇为分裂的奇观,一会是“中国崩溃论”、“中国经济见顶论”,一会又是“中国威胁论”。可以预料,只要中美的结构性冲突在,这种分裂就不会改变。

图为2025年1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国务院举行的活动中发表讲话。(Reuters)

如此复杂的结构性冲突,自然也不是“美国难民”涌入小红书这一民间互动可以改变的。但这一互联网奇观或将带来的可能性仍值得期待。至少目前来看,仍是利大于弊,仍是积极的试验。对小红书和中共来说,如何处理这一奇观带来的改变和挑战,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互联网管理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