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系列】育儿成本成生二孩阻力 农村人亦望“儿”却步
中国在2016年放开独生子女政策,全面允许生育二孩。据统计,同年的出生人口比前一年增加约131万。然而,在养儿费用高昂的情况下,有不少家庭并不打算生育二孩,这一现象不但在城市日渐普遍,甚至开始在农村地区出现。《澎湃新闻网》近日就刊文《“全面二孩”后,农村也望“儿”却步》,以一个名清华大学博士的视角,描述农村人也不愿意生第二孩的情况。
文中的“博士”就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自称家乡在长江中游的南岸一个人口不到40万的县级市。当地在“一孩政策”时一直维持低生育水平,生育率远低于自然更替生育率;在全国开放二孩政策的背景后,政府则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优惠措施,鼓励大家生育二胎。不过,生还是不生困扰著很多家庭,“在小地方,大家却有著和北京这种大城市不同的生育选择和顾虑”。
父母催生二孩 看完育儿账后改想法
“博士”称,自己的几个表哥表姐已结婚生子,而且都在考虑要不要生第二个孩子。他的表姐是家族中物质条件最好的一个,父母有一定资产,丈夫家境富裕而且工作稳定,公婆年纪尚轻,都是公务员,直言“生了二胎,他家负责以后的所有费用”。既没有后顾之忧,她本人已经为再生育作准备。
然而,其他亲戚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博士”的一个表哥与妻子早年做生意曾亏了些钱,现在一同外出务工,深得老板信任,挣了些钱后生了一个孩子,生活算是过得还可以。他的父母在家务农,孩子亦由他们照顾。不过,孩子的教育费用不断增加,他们又想在县城买楼,让儿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生活压力下,再生养一个孩子实在是遥远。“如果再生一个,两个老的轮流接送上学,遇到小的生病,无法想像是个什么状况,确实是不敢生。”另一个表哥在县城一家私营企业上班,与其妻育有一名儿子,夫妻的收入仅能维持三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虽然有意生第二胎,但毕竟收入都有限,双方父母都靠打工和种地为生。“的确也想生二胎,但一想到出生后的费用,就感觉压力倍增,主要还是经济难题。”表哥的父母催他们再生一个时,他就向老人计算养育孩子的费用,“他们也们就默认了,让我们好好把一个儿子培养好。”
农村生不起 生二胎是城里的人的事
“博士”引述村支书称,全面放开二胎后,村中积极生育的人也不多,全村生育二孩的只有二个家庭。“农村生不起,生二胎是城里的人的事,我的儿子儿媳也不生。村里家境一般的,现在结婚都成了问题,大龄男青年还在增多,年轻女孩儿们一听要生几个孩子,更是不想嫁了……”
“博士”总结指,为了落实国家“全面二孩”的政策,全市出台很多激励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是大家的热情似乎不高,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客观经济原因和新型生育文化影响二孩政策的作用,“物质和精神因素的多重考量,让大家的生育选择愈加复杂,很多人不得不望‘儿’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