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2028年料达14.5亿 二孩政策每年衍生1600亿经济效益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预测,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将超过1750万,比2015年增加95万,约等于2000年前后出生人口规模,与全面二孩政策预判基本吻合。
预测中国总人口规模峰值于2028年前后出现,达到14.5亿人。
国家卫计委认为人口红利期将延续至2030年。

专家预测全面放开二胎将比维持原来较严格的生育政策下的峰值人口多3500万人。(腾讯新闻)

催生二胎经济

王培安指,2010年以来,中国总和生育率,即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量,在1.54至1.64之间波动,预计十三五,即未来4年间总和生育率将在1.8上下波动。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则认为,在 2017年到2019年期间,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各自产生的生育势能将会叠加,导致中国在“十三五”期间迎来明显的生育高峰。他预测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或将使中国总人口规模的峰值延后3年左右,于2028年前后出现,达到14.5亿人。比维持原来较严格的生育政策下的峰值人口多3500万人。

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全面开放二胎对中国经济最积极的意义在于中长期对老龄化的缓冲,对经济趋势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不过短期内,这多出来的3500万新生儿亦将对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按儿童16岁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估算,二胎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1600亿。

卫计委:人口红利延续至2030年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几十年来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究竟什么是人口红利?

中国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率,即抚养比从1973年开始急速下降,在2011年触底。(世界银行)

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的解释,随著一个国家生育率的下降,需要抚养的儿童占人口的比例会下降,劳动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会上升,这时候,即使劳动生产率(即每个劳动人口的产出)不变,按总人口计算的人均产出都会增加,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上的好处可以称为“直接的人口红利”。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率,即抚养比从1973年开始急速下降,在2011年触底,为34.493,之后缓慢攀升,2015年达到36.58,即平均约3个劳动力要负担起1个非劳动年龄的人口。

另外朱天还指出,由于抚养比下降,家庭储蓄可能会上升,社会上能够用于固定资本投资以及教育投资的钱也可能增加,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此还会带来“间接的人口红利”。

近年来不断有声音指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红利即将耗尽,王培安则反驳了这个说法。他指:“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虽然下降,但是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口的数量仍然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并没有减少。”不能简单地以人口多少判断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

他认为总体上看, 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仍然充裕,2015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为10.03亿,是欧美发达国家总和的两倍。王培安认为,“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8,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很大。一直到2030年,我国的总抚养比低于50%,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国家卫计委认为人口红利期将延续至2030年。(中新网)

“人口红利”其实是“人口高利贷”

关于中国人口红利结束时间学界存在较大分歧,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2013至2015年将成为中国人口红利转折点,从这时起,人口老龄化加速将使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口负债。而其他学者则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可以延续至2025年至2030年。

第一财经日报指目前许多学者都认同,通过降低生育率促进经济只是暂时降低了抚养负担,但这个效果与其说是人口红利,不如说是人口高利贷,孩子减少在当前减轻了抚养负担,会导致未来的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剧,巨大的人口负债必然要还的。除了开放二胎,当局还应当通过多渠道刺激经济增长,舒缓老龄化带来的危机。延迟退休、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镇化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等都能够再次扩充“人口红利”,推迟“人口负债”时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