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官员为求政绩 棉纱堵空气采样器空气数据造假被捕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西安市雾霾严重情况与北京、天津等地不遑多让,然而报道却相对较少。

国内的天气数据怎样来?到底如何决定各种空气指数?就如世界各地的天文台一样,空气检测器即时监测空气质量,而作为国家直接管辖的地方监测站,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然而,据国陆媒体《华商网》报道,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主要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偷配钥匙并记住密码,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警方立案调查后,目前涉案人员已羁押在看守所--为确保气象数据的真实性,如今国内致力打击各种数据造假行为。

国陆媒体《华商网》报道,去年4月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传出消息,针对空气质量监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环保部决定用两年时间,开展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专项检查”。2016年10月21日,西安市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称,“就是在这种从中央到省、市严格要求、交叉检查的情况下,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长安区监测站)竟然进行数据造假”。

近年国内雾霾情况持续,当局对相关天气数据十分重视。(新华社)

《华商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作为国家环保部门直管的监测站,“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绝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武汉某公司进行维护时,不经允许,非运维方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事实上,这是一件内部事件--据调查指,2016年2月长安区监测站回迁至西安邮电大学南区动力楼顶时,时任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站长李某,“利用协助监测站搬迁、调试的机会,私自截留了监测站钥匙并偷偷记下了监测站监控电脑密码”;随后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多次潜入长安区监测站内,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方法,干扰监测站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造成该站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用棉纱堵塞采样器,就好比给采样器戴上了“口罩”,过滤了空气,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监测即时空气质量,说明白一点,就是过滤污染空气”。

作为国家监测总站直管的长安区监测站,采用如此做法,数据发生变化后,引起国家监测总站的注意,于是派人前来检查。为防止事情败露,2016年3月,长安区监测站曾有将监控视频删除的行为。据国陆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因为政府部门对环境数据排末位的官员有处罚要求,官员为了逃避处罚,给采样器堵棉纱,污染的空气就会改良一些。

棉纱堵塞采样器可使 PM2.5浓度数据下降30%—50%据环保专家彭应登介绍,使用棉纱堵塞空气采样器,一方面对颗粒物有明显的阻隔,就像“戴口罩”。因为 PM2.5的穿透能力很强,一两层棉纱起不到作用,所以塞到采样器里的“是一团棉纱”;另一方面,采样器被棉纱堵塞后,也会影响采样器的进气量,同样会造成监测的浓度值偏低。彭应登表示,受棉纱阻塞,监测仪器监测到的PM2.5浓度数据值可下降30%-50%。

长安区监测站为西安市两个国控监测子站之一,它的监测数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可即时接收到。“单个站点采样器塞上棉纱后,数据长时间的持续改善不符合常规,很容易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