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新房被强拆未婚妻逃婚 河北杀官男将伏法 法律界促从轻发落
河北石家庄村民贾敬龙,结婚前夕正在装修的新房,竟被村长何建华带人强拆,抗议无果不但被打伤,未婚妻更因此而离他而去。经历双重打击,加上仍未得到补偿款项,被强拆两年后的2015年2月贾敬龙用钉枪射杀村长,在自首的路上受伤入院,后被拘捕。法院一审二审均判贾敬龙死刑,然而,大量民众及法律学者对其群起声援,呼吁“刀下留人”,这是怎么回事?
10月18日,贾敬龙的辩护律师收到了死刑核准裁定书,这意味着,29岁的贾敬龙将在几日内面临处决。目前有多家顶尖高校法学家联名撰文,希望司法机关对贾敬龙从轻处理。
法学家:强拆前情、自首意图 凶手罪不至死
2015年2月19日,河北石家庄北高营村村民贾敬龙带著两年来众叛亲离、求偿无果的愤怒,用射钉枪射杀当年带人强拆他的新房、并将他打伤的村长何建华。贾敬龙前往自首的路上,不巧遇袭入院,后被警方拘捕,其编写的自首短讯还存在手机中。在其后的一审和二审判决中,贾敬龙都被判处死刑。大陆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内的多位国内知名法学家撰文呼吁,认为贾敬龙案具有多项法定从轻理由。
网传贾敬龙新房被强拆时片段。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村长是否违法强拆及贾敬龙是否有自首情节,成为贾敬龙案能否“刀下留人”的关键。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认为,村长何建华主导强拆时,已有法律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法律设定,村委会都没有法定强制权力,出动人员、车辆,现场发生剧烈肢体冲突的拆迁行为属强拆无疑。案发后,贾敬龙在自首路上受伤遇阻,担忧自首短讯截图存证于卷宗,可考虑法律中的“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当视为自动投案”。何海波称,国家建立法治并禁止私下复仇,是贾敬龙构成犯罪、必须惩罚的原因,但法治同样禁止私下强拆,这是本案被害人有过错、贾敬龙罪不至死的原因。
贾敬龙案量刑过重,几乎成为法律圈内的共识,虽内地主流媒体鲜有跟进报道,事件仍在微信等社交平台发酵,法律人士纷纷运用自媒体发声。云南衡炜律师事务所在其微信公号中撰文分析,除死者的强拆行为和贾敬龙的自首情节外,贾敬龙在寻求公权力救济无果情况下,才被逼无奈出此下策,当属激愤杀人,应在量刑时酌情考虑。
谷开来谋杀尚且判死缓 死刑只留给社会底层?
衡炜律所将此案与薄谷开来杀人案做对比,薄谷开来蓄意谋杀生意伙伴海伍德,情节相当恶劣,尚被判以死缓,且去年已变更为无期,巨贪老虎们也都未至判死,有自首意图的村民贾敬龙是否如此严重呢?该所律师认为,本案若判处死刑,将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广大民众或因此认为,死刑是专门留给社会底层人的,易激起底层民众的心理反弹,为今后更加严重的社会案件扎下祸根。
强征血拆,屡屡发生对立双方的伤亡事件,历史一定会记录下这段斑斑血泪史,传诸后世
你村干部没有强制权(强权属于国家专属权利),不能强制拆迁。没有强制权而行使了强制权,属于有过错,就这理由不能判死
生死关头,恳请最高人民法院 刀下留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彰显法治的仁慈。可杀可不杀的,应该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