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将进行“太空养蚕”等香港中学生获奖实验项目
神舟十一号的两名太空人即将开始历时33日的“天上生活”。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他们将在轨完成飞行器操控、在轨试验、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科普及展示活动等生活和工作任务,包括“天上的生活”、“天上的实验”和“天上的科普”。
武平表示,太空人航天时间长达33天,是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在飞行期间,太空人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他们的食物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近百种;飞行中他们可以通过骑单车、太空跑台跑步等方式进行锻炼;通过视像、音讯和邮件等方式与地球的亲友联系。
太空人将展开多项太空试验
除此之外,太空人进驻天宫二号后,将展开多项太空试验,包括首次展开中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波检查,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他们将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将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太空人也会进行一些科普项目。比如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即“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太空人将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武平称,太空员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性的活动,比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
载人航天将常态化运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育林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带动作用。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标志著中国载人航天将完成探索试验阶段,并在将来转入空间站阶段的常态化运行。
张育林称,“到时候,飞船发射不像现在隔几年发一次,而是一年发几次,以保证航天员定期往返。”在空间站建成阶段,不仅有现在以航天器驾驶操作为主要任务的航天员,还要有在轨工程师甚至游客进入太空,以满足社会公众探索太空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