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叛逃45周年 文革“铁案”涉毛、邓两代核心

撰文: 刘莎莎
出版:更新:

今日(13日)正值“九一三事件”45周年,根据中共官方的说法,曾经被钦定为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因试图“篡党夺权”、“谋杀毛泽东”阴谋败露,林一家于1971年9月13日乘机“叛逃”,但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但事件中疑点处处,至今仍是悬案。中共官方对于林彪问题始终坚持“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谋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历史定性,已属文革“铁案”。然而学术界却对此有不同声音,认为中共夺取政权立下头功的林彪,不过是为毛泽东承担文化大革命罪责的“替罪羊”,是宫廷斗争的受害者。对于林彪的定性,因为涉及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核心,以及文化大革命的重新审视,虽然官方的定性一时很难改变,但民间对他的功过争议或许还将持续很久。

1949年建国后,林彪先后任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资料图片)

今日(9月13日),林彪“外逃”已45年过去。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成为中共二号人物,并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及1970年宪法草案,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陷入与江青等人的权力斗争而与毛泽东关系破裂,随即失势。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中国官方称,林彪试图发动政变事变,因“篡党夺权”、“谋杀毛泽东”阴谋败露,林彪携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出逃苏联,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机上全员身亡。

林彪死后,其部属被毛泽东打成“林彪反党集团”遭到整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又把林彪和“四人帮”绑在一起,对所谓“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审判。但是,曾为中共夺取政权立下头功的林彪是否真如官方所说试图“篡党夺权”、“谋杀毛泽东”,并因阴谋败露而“叛逃”,在海外学术界和中国民间都有争议。

而这一事件的发生,动摇了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合理性,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事件的破产,毛泽东一生中最引以为自豪的伟大举动,所谓“马列主义的第三里程碑”,由于“亲密战友”的背叛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整个世界的质疑。“九一三事件”将1966年6月1日开始到1976年10月结束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一分为二:前五年,是文化大革命的上升阶段,由发动开始历经一轮轮斗争,直至九大达到胜利的颠峰,这个胜利的状态一直维持到1971年的9月13日;其后五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破碎和失败了。“九一三事件”使得林彪派核心人物或死或被捕,实际上退出权力核心,然而以江青为核心的四人帮逐渐得势。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被认为是毛泽东(左)与林彪(右)的关系恶化。(资料图片)

“庐山会议”毛泽东与林彪关系恶化

1970年在江西庐山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也称“庐山会议”)是毛泽东与林彪关系的转折点,中共一号人物毛泽东与最亲密的战友、接班人、副统帅林彪从此分道扬镳,对于两人庐山会议交恶的情形,如今的中共官方则指,林彪在毛泽东声明不当国家主席的情况下,仍坚持设国家主席一职,是林要当国家主席“夺权”,其后“林彪集团”则筹划出《“五七一工程”纪要》谋杀毛。“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这成为后来给林彪定罪的主要理由。

刘少奇死后,国家主席一职空缺。毛泽东有意废除国家主席,但受到林彪和周恩来等人的阻扰。在1970年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与其盟友陈伯达更发表“天才论”,鼓动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兼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多次表示不会出任国家主席,反而怀疑已经当上党内唯一副主席的林彪想自己当国家主席,对其动机反感,两人的关系开始恶化。

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于1966年的一场政治运动,由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与中央文化革命小组,自上而下动员成千上万红卫兵在中国内地进行全方位的阶级斗争。(视觉中国)

“毛泽东的替罪羊”

近年来,虽然官方对于林彪的禁忌似乎有些松动,但也始终坚持对林彪问题的历史决定。而坊间有很多学者则将林彪一案视为“疑案”、甚至“冤案”,认为林彪不过是为毛泽东承担文化大革命罪责的“替罪羊”。

BBC中文网曾引述《百年林彪》、《重审林彪罪案》等书的主编丁凯文,“因为文革闯了那么大的祸,整了这么多人,把中国搞得这么一团糟,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邓小平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个责任放在林彪和四人帮头上去了。说毛只是受蒙蔽了,被欺骗了,被利用了,错误地反动了文革,他内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了。这个‘利用论’就为毛作开脱了。”

同时,林彪案件的处理是由邓小平做的决定。然而同时出身军队的邓小平与林彪,却存在一种“瑜亮情结”,相互容不下。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孙万国曾表示,“林彪的问题牵涉到两代核心人物。对林彪问题重新解释,就会影响怎么看待毛,怎么看待邓的问题”。

孙教授认为,官修的历史一直是从维护政权的角度来做的。中共中央将林彪案件视为“铁案”,是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尽管林彪对毛的政治运动有看法,但他毕竟没有像彭德怀那样站出来说话,反而成为毛的副统帅,因此难免遭人指责‘为虎作伥’”。然而近年来,网上有关林彪功过的争论不断,褒贬不一。有网友赞扬林彪的军事家地位,在抗战后的内战中一路从东北打到海南,为中共打下江山;也有人质疑林彪的战功,在国共内战的长春围城中,林彪部队不放饥民出城,导致十几万人饿死。对于林彪的评价,也许官方的定性很难改变,但坊间争论或许还将持续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