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联合国与海牙仲裁庭划清界限 华斥后者收黑钱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斥仲裁庭“赚菲律宾的钱”。(新华社)
联合国发微博表示海牙常设仲裁庭与联合国无关。(微博截图)

今日早上,联合国官方微博帐号发布一条微博,表示联合国与海牙常设仲裁庭没有关系。

该微博称,“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位于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这座建筑由非营利机构卡内基基金会为国际法院的前身常设国际法院建造。联合国因使用该建筑每年要向卡内基基金会捐款。和平宫另一“租客”是1899年建立的常设仲裁法院,不过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

海牙仲裁庭有别于联合国国际法院

事实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仲裁法庭有两个,一个是隶属于联合国的“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另一个则是“常设仲裁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PCA)。前者主要为国与国之间的事务提供法律咨询、建议、和仲裁服务。后者则为其成员国提供仲裁服务,不仅接受来自国家间的申请,同时也接受国家与私人团体或者个人之间的冲突解决申请。它没有自己的常设法官,而是依靠一个由成员国提出的仲裁员名单,成员国将其争端诉诸仲裁时,便在名单中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两个机构都设在位于海牙的和平宫。而南海仲裁案就是菲律宾单方面交由后者仲裁的。

副外长斥仲裁庭法官“赚菲律宾的钱”

同日,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的记者会上,中国副外长刘振民批评仲裁法庭受到菲律宾或者其他国家支配,指仲裁庭的5位法官“赚菲律宾的钱”。

刘振民指该仲裁庭是“赚钱的”,且由菲律宾或者“其他国家”支持、支配和支付。他表示,仲裁庭的体制跟国际海洋法法院完全不同。并指国际法院的法官、海洋法法庭的法官酬金及薪水由联合国支付,目的是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公正性,但仲裁庭“这五名法官是挣钱的,挣的是菲律宾的钱,可能还有别人给他们的钱,不清楚,他们是有偿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