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学运过后 台青年积极议政 反中声音更大
认识的台湾年轻人通常较讨厌国民党,他们比较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多于“中国人”,对“大中华主义”不感兴趣。
“国民党完蛋了。”29岁的Pamela是中间派选民,回想4年前票予马英九,她坦言后悔了,这次决定“投蔡”。她表示,不投蓝主要是因国民党太亲中、太阳花学运,还有国民党过去4年在多方面都做得太烂。
Pamela有感马英九在位这几年,年轻人之间的台独声音增加了,而且是愈来愈明显。她指马英九当初竞选时,主张两岸关系维持现状,那时还没有那么明显地亲中,但这几年看到服贸、货贸、习马会,确实“很不爽”。她说:“大家其实都不想亲中啊,但马英九却亲中,还要习马会。”
在她的办公室里,较年长的同事很多都是“铁蓝”(国民党忠实支持者),这次都不投票了,即使要投,也是投绿营。
年轻人组小党派 成第三势力
在太阳花学运过后,更多学生关注政治,年轻人、社会人士组织的小党派冒起,如学运时期产生的“时代力量”,成为了台湾政坛的第三势力。绿营在这次大选其中一个策略,便是结合这些政坛生力军,去挑战国民党地方候选人,在蓝营的传统票仓把票抢过来。
Pamela认为,现时台湾选举政治形态改变了,不像以前只有中老年人能掌权。这些公民团体的选举造势也十分新颖,专拉拢中间选民及走年轻路线,也会办音乐会、健走活动,顺便募款。
这情况,跟香港去年区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占中过后,香港政坛也冒起了一股年轻人从政的势力,在区选中崭露头角。无论战果如何,不能不承认,有年轻美女出选的确很吸睛。
台湾(政治环境)比较好,但这不只是‘选’或‘没得选’的问题。
24岁的香港人黄先生,在台湾生活了8年多,虽然在这次选举没有投票权,但对于台湾这几年的政治改变感受很深,也亲历其中。他认为台湾年轻人政治取态改变,始于2013年台兵洪仲丘在军中遭虐死一事,而太阳花学运则是整个取态改变的转捩点。2014年,他没有回港参与占中,却在太阳花学运时期走上街头,留守了三四天,最印象深刻的是集会上有公民讲堂,任何人都可上去发表意见。
在台港青 亲身感受政治气氛转变
“在我看来,这两年的变化其实非常大,同辈的人对于政治和公共议题更加关心,不管在互联网和现实中。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善用网络力量去监督政府,利用网络发起政治活动,例如割阑尾、G0V零时政府、食安秒买秒退等。”仍在学的黄先生又指,太阳花学运之后,台湾年轻人发现自己能改变社会,变得非常乐意参与政治。
黄先生直言自己认识的台湾年轻人通常较讨厌国民党,他们比较认同自是“台湾人”多于“中国人”,对“大中华主义”不感兴趣,不过仍有部分年轻人较认同中国人,所以国民党预期大败,主要仍是因为8年来受够了国民党政府的不透明和不公义。
台公民意识擡头 港人仍信官僚体制
台湾选民可以选的“不是蓝就是绿”,香港只有689替我们选特首。
记者问道,台湾的政治环境好还是香港好?黄先生没想多久,干脆回答:“台湾比较好,但这不只是‘选’或‘没得选’的问题,而是台湾是一个自由社会,公民意识也慢慢擡头,社会的包容度比香港来得高。”黄先生说,当日没有回港参与占中,虽身在台湾但也有呼吁大家关心这事。
他认为,相比台湾,香港仍有很多人信任官僚体制,在行政主导的环境下,比较难寻求突破。
“再说香港有太多蠢人当高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