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全国工商联:应立法界定民宿经营 推出监管标准

撰文: 王兆阳
出版:更新:

近年来随著旅游业发展,民宿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不过卫生不达标、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全国工商联向日前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的《关于促进民宿健康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提出国家应该出台明确规定,对民宿进行法律界定,改变民宿当前“无法可依”的尴尬现状,以此推动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浙江丽水,一处民宿在进行消防检查。(资料图片)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53852家,两年内涨幅达到近78%。

《提案》称,跟民宿兴旺的发展趋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前民宿存在多种问题,如无证经营,非法用地,管理混乱,监控设施不全以及卫生不达标等。

2017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精品旅游饭店》等4项行业标准正式实施,首次为民宿行业建立“国标”。

但是,在随后全国各地出台的规范文件和监管标准,存在差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国家层尚未对民宿准确的法律界定,“国标”难以有效落地。

避免浪费社会财富和资源

针对上述难题,全国工商联对民宿发展在《提案》中给出解决方案。

首先,推出国家层面的明确规定,对民宿进行法律界定。其次,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牵头,联合公安、消防、环保、卫生、住建等部门推出独立的监管标准,协力解决民宿合法、有序经营的问题。另外,对民宿投资进行指导和监管。建议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小组对目前的民宿市场进行清理整顿,规范市场投资行为,避免浪费社会财富和资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