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月成立以来,被称为“千年大计”的河北雄安新区发展一直备受瞩目。随著企业、学府、医院等等相继迁入该区,外界关注雄安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雄安宣布启动以来,至今已10个月过去,各项工程正在推进。《多维新闻》记者1月中旬走进雄安新区,用镜头记录下新区的变化。
1月中旬,多维记者再次走进中国雄安新区,用镜头记录下雄安新区的变化,有些地方已开工建设,有些地方依旧在等待。图为雄安新区市民活动中心的建设工地。(多维新闻) 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位于容城县,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9.96万平方米,规划总用地24.24公顷。经过了2个多月的建设,市民服务中心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多维新闻) 该工程位于容城县东部,小白塔村及马庄村界内,该项目承担着雄安新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图为市民服务中心围墙外,一群人正在观看工程进展。(多维新闻) 据了解,附近的村民几乎每天都要来观望工地,作为雄安新区唯一施工中的大型施工项目,新区民众对市民服务中心充满好奇。(多维新闻) 该工地占用的大部分是农业用地。据了解,2017年9月,新区临时占地实行“先占地,后补偿”,就是先行支付地上附着物补偿款,然后再对占用的土地进行赔偿。图为工地外围可见被挖开的坟墓,棺材板散落在一旁,旁边是过来观看工程进展的村民。(多维新闻) 官方通知显示,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工地外围,来自附近村庄的村民正在收拾自己的小吃摊,这个小吃摊的顾客是建设工地上的工人们。(多维新闻) 虽然已经进入寒冬,但建设工地上的工人们依旧在加紧施工。(多维新闻)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由中国中建三局承建,工程施工也带动了附近村庄的经济发展。(多维新闻) 工地附近的白塔村随处可见粘贴的租房广告,村民把自家空闲的房子租给工人。(多维新闻) 2018年1月17日的雄安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航拍被雾霾笼罩的白塔村。走访过程中,村民告诉记者,有消息说,过完春节他们的村子也要拆迁了。(多维新闻) 雄安新区除了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还有“千年秀林”的项目正在进展中。据了解,2017年9月20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发布消息称,雄安新区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依法依规启动秋冬季合作造林实验工作,计划造林1万亩。造林工地位于安新、容城、雄县三县交界地带。(多维新闻) 雄安新区秋冬造林所构建的是平原地区大面积的异龄复层混交近自然森林,这在中国尚属首例。(多维新闻) 为了防止刚种下的树木被冻死,工人们给树木套上了塑料保护罩。(多维新闻) 冬季的白洋淀码头,湖面已经结冰,大量游客在此溜冰玩耍。两位村民坐在当“冰闯子”上等着游客。“冰闯子”本来是白洋淀冬季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湖面结冰后,当地人乘坐出行,近几年由于白洋淀水面面积逐渐减少,陆地露出了水面,基本上都有道路通向了白洋淀的各个村子里,“冰闯子”逐渐成了一种游玩项目。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的安新县。(多维新闻) 安新县大田庄一位村民正在剪芦苇。据当地人介绍,早些年白洋淀里的芦苇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当地人收割完进行加工可以作为帷帐,床垫,还有山东的造纸厂专门过来收购,最贵的时候一根芦苇能卖到一角钱。近几年由于人工成本的增长,只有很少的人收购芦苇了。(多维新闻) 白洋淀里的芦苇。白洋淀是雄安新区重要的生态区和旅游区。(多维新闻) 白洋淀长廊入口,一位村民坐在亭子里。习近平曾经来这里参观过,从此长廊也成了新区知名的旅游景点。夏季游客最多,大部分都是来赏荷的,到了冬季基本上就没了游客。(多维新闻) 航拍下的安新县大王镇,这里传言将会建成新区的行政中心。相比容城和雄县,安新县似乎比较安静,村民也更加忧虑。他们羡慕容城里一下子涌进了大量的大型国企。(多维新闻) 在安新县大王镇,来自山东的郑先生正在熨烫皮草,新区成立后为了治理污染,大量的工厂关门外迁,郑先生说去年是生意最差的一年。(多维新闻) 安新县大王镇的一个粮食收购站里堆积了大量的玉米。(多维新闻) 雄县的佐各庄村是传言要建雄安高铁站的地方,当地人说新区成立后每个月都能看到工程队过来钻井勘探。雄安站应该是雄安新区设立后公布要建设的第一个火车站。根据环评简本,这座车站是高架站,将占地68.37公顷。比“亚洲最大火车站”的北京南站占地49.92万平方米还要大。据了解,张高丽此前曾来这里视察过。(多维新闻) 据记者了解,当地人传言雄安站将建在佐各庄村附近的一大片空地上。(多维新闻) 佐各庄村东部的空地是村民休息跳广场舞的地方,村民聚在这里聊着他们听到的小道消息。(多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