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外省清洁工打扫高架桥被撞死 家属:为多赚100元而犯险

撰文: 李俊杰
出版:更新:

12月22日,清晨4时40分,黑龙江哈尔滨5名清洁工在高架桥工作时,遭醉酒司机驾车撞死。这宗事故符合清洁工意外的典型特征:高危的时段、高危的路段、缺乏足够安全防护的清洁工、醉驾失控的车主。清洁工高危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这次意外让他们的工作困境及生活困境再次暴露于人们眼前。

张洪文(右)曾于2012年9月在桥上工作时,被撞得不省人事。(网络图片)
死伤清洁工清晨于高架桥(右)工作时被撞。(网络图片)

事发时,11名清洁工正在清扫桥面,肇事车辆从后方驶来,绕过打着双闪的环卫车,冲向正在作业的清洁工人。4人当场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受伤。经查,现场没有刹车痕迹,肇事司机为醉酒驾驶。

“这就是故意杀人。”其中一名死者孙贵芳的丈夫张洪文喃喃地向陆媒记者称。老伴走后第三天,张洪文依然吃不下东西。据悉,张洪文自己亦是清洁工,曾于2012年9月在桥上工作时,被撞得不省人事。张洪文深明工作危险,“找不到别的活计”,只能到没那么危险的桥下清洁工作。

张洪文的侄女亦从事清洁工,她形容“这工作就是和车赛跑”,每天眼睛盯着车辆,车少时就赶紧冲到马路上,把过路车辆和路人留下的垃圾扒到一边,在桥下工作还好,在桥上的工作遇到汽车撞过来时,“躲都没地方躲”。

张洪文侄女补充,除非起雾或下雨,否则在桥上工作的清洁工每日清晨,都要对桥面打扫。一日中剩余的时段,他们贴着高架桥的栏杆前进。事故频生,人人自危,安全措施也在升级,从萤光服、反光条到爆闪灯、反光锥,警示标志愈来愈多。然而,在不守规矩的车辆面前,一切都形同虚设。

涉事汽车的车头几乎全毁。(网络图片)

意外险成了最后的保障。不过,大部分清洁工都是外地人、临时工,年纪在五六十岁左右,没社保。干这份工作,“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谁都心知肚明,但谁也离不开。好歹,一个月能赚两千出头,比扫楼赚得多。在桥上工作,每月还能再多100元,逢年过节,单位不时发放大米和面条。

张洪文和孙贵芳的老家在安徽安庆。为了还债,为了替儿子娶老婆,他们卖了老家的房地,还欠下十七八万元。老口子于是在漂到哈尔滨,租一间房租120元每月的棚屋。

十多年过去,债务总算只剩几万块。日子开始有盼头,孙贵芳却在这个高危工作中送了命。挑寿衣时,有800元的,也有1300元的,儿子打电话问张洪文买哪款。张洪文想也没想,“买最贵的……芳儿一辈子没穿过好衣裳。”

新闻很快就会成为旧闻。正如哈尔滨今年发生的另几起事故:新年头一天,两个清洁工在二环桥上被撞身亡,拖拽几十米;上个月中旬,初雪降临后数日,两名清洁工在道里区清雪时被撞死;本月10日,哈尔滨遭遇今冬最大降雪,公路大桥上3个清洁工被撞,一死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