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署揭扶贫造假:逾32亿资金遭不当使用 970名官员问责

撰文: 吴梓枫
出版:更新: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在2020年前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不过距离2020还剩两年,中央近年所打的“脱贫攻坚战”成效又如何呢?中国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今日(23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指,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各地有970名官员不当使用扶贫资金,涉及资金超过32亿元人民币。

中国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今日上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所查出的扶贫造假问题及整改情况。(中新社)

中国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今日上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所查出的扶贫造假问题及整改情况,当中她指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各地有970名官员因不当使用扶贫资金而遭问究追责,当中涉及超过32亿元人民币,目前已透过追回、盘活或避免损失等方式处理,当中约93%的问题已得到整改。

此外,针对识别贫困人口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的问题,胡泽君表示在被审计的县中竟有近10.2万人因造假而被剔除和清退出贫困人口,重新补录约9.5万符合资格的人士,同时完善建档近21.7万人的立卡数据资料,并从明年起实施贫困识别常态化管理,不过这也意味着上述被查县存在弄虚作假骗取扶贫资金、谋取私利的行为。

中国审计署还对“被提前脱贫”人口逐一核查,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脱贫人口重新纳入贫困人口范围或给予财政补助,规范脱贫退出公示公开。

2016年8月习近平在青海考察,了解当地扶贫情况。(资料图片)

近来,内地官媒曾多次指出,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多包括虚列项目、编造虚假材料、虚报人数、冒用他人名义等。 距离习近平要求的2020年消灭贫困人口仅有2年,但基层的扶贫现状不容乐观。 虽然习近平曾在中纪委会议上强调,要紧盯脱贫领域,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但上述行为仍然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