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小童跨境乞讨:说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 日赚过百元

撰文: 刘莎莎
出版:更新:

日前,内地某自媒体发布文章,称云南姐告口岸缅甸小孩越境乞讨,并在标题中提到了“国际乞讨队”,让公众开始关注中缅边境小童乞讨的现象。27号,搜狐“鉴闻”刊文称,这些需要翻越栅栏跨境乞讨的小童,会说一些简单的普通话,有时一天能赚200元左右(人民币,下同)。

中缅边境小童跨境乞讨。(鉴闻)

今年8岁的莱特昂,学校放假的时候会到通往云南瑞丽的姐告口岸附近,隔著栅栏向中国游客乞讨,一些向游客乞讨的缅甸小孩在栅栏处伸手要钱,更有甚者爬过栅栏向游人要钱,当地人称这是“国际乞讨团队”。有武警表示,这些乞讨者每天至少能讨到一两百元人民币,运气好的时候有人还能收到百元大钞,月收入可能比很多游客还多。

看到游客有一丝犹豫,栅栏另一侧的小童会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阿姨,一块啦;爷爷,一块啦”,接过钱后,也会礼貌说一声“谢谢”。也有老人游客踌躇之际,小孩们朝他大喊:“爷爷,小气鬼!”聚在栏杆前的人多了,一旁的边防武警也会不耐烦:“有钱往中国山区捐,不要给他们”。

不到10秒,缅甸小孩就可以完成一次跨国翻越。(鉴闻)

有游客质疑乞讨者是受人控制

有经营翡翠店的缅甸商人李姐表示,现在缅甸的工作机会很多,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只要努力都可以挣到钱,而这些乞讨者却只想着不劳而获,是在给国家丢人。

当然,对于这些跨境乞讨的小童们,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解囊。有游客表示,曾看过之前的报道,认定这些乞讨者是受人控制,“即使给了钱,他们也花不上”。

当地经商的缅甸人说,传言称这些小孩的父母大多吸毒、赌博,有的不愿工作,靠孩子挣钱。究竟有没有人控制,大家无从得知。

本月12日,最早曝出“国际乞讨队”的自媒体文章发布后,微信公众号“缅甸中文网”连发两篇文章作为回应,称作者使用的照片“拍摄于几年前”,并强调“目前翻越围栏的情况基本不存在”。16日,姐告口岸上述现象虽然不多,但确实依然存在。

(鉴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