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华】料经贸实务主导议程 美国印太构想成对华新策略?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明日(11月8日)抵达亚洲之旅第3站:中国。据《联合早报》报道,特朗普当日将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故宫茶叙,9日上午举行正式双边会晤,活动包括会见中美企业家及召开记者会,至下午特朗普将与总理李克强会谈。据特朗普此前在日本言行,预料中国一站亦不离朝核及经贸两大主题,实务议题将主导会谈。另一方面,自特朗普上台后,华府亚太政策去向不明,直到近日才渐露端倪,特朗普访日时即公开响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张: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构建公正且有实效的经济秩序”。两国印太构想似有矛头直指中国之势。

特朗普11月8日访问中国。(路透社)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特朗普在日期间毫不客气,公开表达强烈不满:“美国与日本之间每年有7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对日贸易既不公平也不开放。”他敦促日本企业来美投资,要求日本政府启动“对两国都公平的贸易谈判”,以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

有甚么实际措施呢?《日经中文网》引述白官消息,指特朗普与安倍提到:日企对美直接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创造85万个就业机会。至于两国贸易,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提议:“如果(日本)大量追加采购美国制造的防卫装备,能够轻松实现拦截(弹道导弹)。”

中国会否“送大礼”?

对美国而言,有鉴于对华贸易逆差比对日更为庞大,特朗普更加迫切要与北京“谈生意”。美国《彭博社》早前报道,是次随行商贸团包括40多家美国企业代表,预料会签署数以十亿美元计投资项目,其中以中石化在美油管及贮藏设备项目最为瞩目,价值70亿美元。

特朗普访亚: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午餐前手持他们签名的帽子拍照,帽子上写道“特朗普与安倍晋三让同盟更加强大”。(路透社)

投资及采购项目却不是惟一经贸议题,市场准入协议可说是更为棘手。对此特朗普访日收得成效,日方同意对美国环保类汽车如Tesla减收进口税项,并决定认可美国汽车检测安全标准。

中国会否如日本般“送大礼”呢?相较之下,中国较有议价能力,实际也有先例证明,北京只会接受“共赢”方案。去年4月,中国答应美方要求,取消个别出口补贴,协议所涵盖产业如钢材金属及五金建材,当时本来陷于产能过剩,北京陆续推出减产措施,终止补贴计划可说是顺势而为。

官媒评朝核:需要接受不痛快不尽意

与此同时,美日领导人认为中国在朝核问题发挥重要作用,又表明“所有选项都在桌上”与不排除对朝动武。实则中国近年多次同意,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制裁朝鲜,经已触及平壤经贸命脉,目前北京自觉不宜再加以施压,如官媒《环球时报》社评在特朗普访华前夕便呼吁:“(各方需要)接受某些自己的不痛快、不尽意。”

朝核问题虽为特朗普此行主要议题,目前亦止于“口水战”阶段,不论和谈抑或动武也未见寸进。相比之下,在访亚之旅启行前后,特朗普与美国高官大谈“印太”概念更引起中外关注,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公众号“侠客岛”即在11月6日发布专文讨论分析。

印太概念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印度4国合作为主导,“实现在经济、政治、气候,军事等领域里的两洋联动”,在此语境下“淡化”中国地区影响力,并“格外关注”中国海洋活动。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即透露,美日领导人曾相讨建立4国首脑级别战略对话,涵盖自由贸易、基建投资及防卫等领域。

特朗普访问亚洲五国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朝鲜问题。(路透社)

侠客岛:一带一路可能横生枝节

其实在特朗普访亚前夕,美国国防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Herbet McMaster)指此行旨在推广“自由开放的印太区域”;国务卿蒂勒森也在10月表示,为确保印太地区继续保持自由与开放,美国决定加强与印度合作,如今年8月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商量,建立双边国防与安全对话机制。

迄今为止,相比前任奥巴马明言“亚太再平衡”,特朗普政府尚未有明确亚洲策略示人,甚至印太尚属初步构想,远未至于建立统合机制,包纳美国及其盟友,只可说暂时止于美国与个别国家进行双边或三边合作。特朗普更一度背道而驰,上台后一手推翻“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招致日印澳等国疑虑。

尽管如此,侠客岛判断:“如果这一概念真的成为其‘亚太’政策的话,那也就意味著对中国有进一步制约。尤其是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上,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和干扰因数。”或者当特朗普身处北京,中美领导人将不只谈双边贸易和地区安全之类“实务”议题,还会关切两国宏观战略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