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热来去匆匆 中国单车第一镇的一夜重生与迅速衰亡

撰文: 吴梓枫
出版:更新:

共享单车热潮近年兴起,让内地单车市场一时“遍地黄金”。而位于天津、被称为“中国自行车第一镇”的王庆坨镇亦顺势乘着这股潮流,镇内的单车厂商得以在这火热的单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然而,共享单车对王庆坨镇而言亦是一把“双面刃”,随着共享单车的热潮近期风光不再,内地部份二、三线的共享单车企业出现倒闭潮,这亦导致王庆坨镇内的单车厂商顿时被拖垮,有厂商坦言:“辉煌的时刻是回不去了”。

共享单车的热潮来得快也去得快,国内不少地方均出现弃置共享单车的现象。(中新社/资料图片)
王庆坨镇被称为“中国自行车第一镇”。(资料图片)

据了解,位于天津武清区的王庆坨镇拥有4万的常住人口,镇内的单车产业自1994年起步,最初只是有组装单车的工人下海创业,卖低端单车,但恰好赶上90年代全国对单车的需求上涨,王庆坨镇因而形成单车产业链,一辆单车上所需的上百个零件,都能在镇上采购到,其后更有一些镇内的单车厂商逐渐进入到中高端的单车市场。2010年,王庆坨镇的单车年产销量就占据了全国单车产销量的12.5%,目前镇内有7成以上的劳动力从事与制造单车的相关行业,王庆坨镇因而被称为“中国自行车第一镇”。

满地是钱 共享单车热“救活不少工厂”

虽然王庆坨镇内的单车生产厂商主要是以家庭式作坊的中小型工厂为主,但随着内地近年的共享单车热潮兴起,一些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共享单车企业遂成为王庆坨镇主要服务的对象。据镇内的厂商形容,当时的共享单车热的确“救活了不少工厂”,亦有媒体形容王庆坨镇当时“一夜复活,满地是钱”。

王庆坨镇内的单车生产工人工作的情况。(南方周末)

热潮来得快去得快 共享单车成“双刃剑”

然而,共享单车的热潮来得快也去得快,共享单车企业作为互联网企业之一,“账期长、结款慢、容易压货,严重依赖外部融资”是其特征之一。随着不少如小鸣单车、酷奇单车、卡拉单车等众多二、三线的共享单车企业先后传出押金退不出来、团队濒临解散、项目暂停,甚至倒闭的消息,导致有王庆坨镇内的单车生产厂商在已经出货后,因迟迟未能收回款项而损失惨重,甚至被拖垮。

有镇内厂商坦言共享单车热是资本泡沫,并指民用单车的生意至少在近3年内都不会有太大的起色。再加上河北目前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单车产业基地”,其所拥有更低廉的劳动力和成本,均比王庆坨镇更具价格优势。王庆坨镇的单厂商不禁慨叹:“我们受夹击的压力也很大,而且辉煌时刻是回不去了”。

(AI财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