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童中文广告拍摄者:不觉可耻 小孩日赚35人民币比父母工资高
早前,内地网络盛传各种非洲小童的举牌广告影片。影片中,一群非洲小朋友举著写著中文字的黑板,并用中文大声喊话,或送生日祝福、或为求婚表白,甚至还有叫某人“吃屎”这样的恶作剧。网络质疑也随之四起,公众质疑“非洲儿童举牌”侵犯肖像权、违反广告法、欺骗小孩、有悖公共道德等。不过,影片拍摄者“威哥”接受陆媒采访却表示,自己不偷不抢,挣钱的过程并不觉得可耻,还顺带推广了中国文化,应值得表扬。
据媒体早前报道,“非洲儿童举牌”影片拍摄者多为在非华人,通过淘宝等电商平台接单,然后让非洲小朋友举牌,制作广告或祝福语,每段广告价格约200元(人民币,下同)。有淘宝商户称,举牌均为自愿,影片所得会分给孩子,属公益慈善。不过,有网民提出,儿童是否获得酬劳无从得知,并质疑这究竟是慈善还是生意。
“非洲儿童举牌”影片拍摄者之一、据称在某短影片平台拥120万粉丝的“威哥”(网名)回应陆媒新京报采访时却大方表示,这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报道指,一条影片赚100元,每个孩子每日的收入能达35元,剩下的除去成本便是“威哥”所得。“威哥”表示,他不偷不抢,挣钱的过程并不觉得可耻;反倒是顺带推广了中国文化,“威哥”认为自己应得到表扬。
在这个平台上,你就得让观众愿意看。就算我为了那点收益,我有私心,挣钱的过程中,我不觉得可耻。我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我觉得光明正大。我还捎带着推广了中国文化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我值得表扬。
拍摄者称:举牌事件没有受害者
“威哥”指,举牌广告形式的起源,还要追溯到2015年8月的天津大爆炸。他表示,当时他一位在非洲的朋友在纸上写了“天津加油”四字,并让当地孩子举起拍照,后来照片在内地网络盛传,于是举牌慢慢变成一门生意。
对于网络质疑,“威哥”驳斥——比如肖像权,他称小朋友的父母均知情,“小孩儿一天做举牌挣35块钱,父母一天工资也就20多块,所以他们还是很愿意的。”“威哥”又指,判断事件好坏,就看谁是受害者。他坚称,下单的人解决送礼难题、拍摄的人解决收入、非洲儿童与父母赚得额外收入,事件没有受害者。
又称“生意就是生意 不要打感情牌”
一些淘宝商户为吸引客户,声称费用只取30元,其余大部分收入,都会给予孩子买物资以改善生活。对于“爱心举牌”的论调,“威哥”表示十分反感,“生意就是生意,不要打感情牌。跟公益扯得着么?你骗了人,被媒体抓住把柄了,说你发布虚假广告,那就活该。”
01记者尝试在淘宝网搜寻“非洲儿童举牌”,未有显示相关结果,产品疑似已被下架。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