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女性车厢试运行引争议 乘客不配合车厢男性多于女性
内地返工高峰期的地铁往往让人透不过气,每到夏天,女性在地铁上受到性骚扰的机率大幅提升。近日,深圳和广州地铁率先运行女性专用车厢,原本因倡导尊重女性而备受瞩目的专用车厢,试行后却频发争议。
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设置的一节女性车厢试运行,时间有所限制,仅为工作日的7:30至9:30及17:00至19:00。尽管当日地铁有工作人员举牌指引,站内广播连番提示,在站点入闸口和屏蔽门处,亦有“女性车厢”标识,但运行效果却颇令人“尴尬”。
据报道,在女性车厢前不仅有不少男乘客排队,车厢内比例甚至高于女性。不少乘客表示,由于返工时间紧张,无暇顾及标识或广播提醒。有男性乘客因为赶时间,执意要进入女性车厢。亦有老人在排队志愿者劝阻情况下,勃然大怒,对工作人员表示,“照顾女人不照顾老人,岂有此理!”
深圳地铁女性车厢的情况亦不乐观。有报道指出,候车乘客过多时,站内标识因视线阻挡,难被发现。有女乘客对记者表示,“我昨天早高峰上车几站后才发现自己进的是女士优先车厢。当时车厢里男的比女的还多,瞬间就让人无感了。”
网友:男的就不是人了,不需要关爱了,说好的男女平等呢。
网友:呵呵……在广州地铁眼里,所有男人都是色魔。
提出女性车厢议案的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认为,设置女性车厢的目的在于保护弱势群体,防止女性被性骚扰。他还强调,“不要将设置女性车厢的目的片面地理解成为了预防咸猪手 ,更多是倡导一种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文明理念,让大家更有尊严地搭乘地铁。”
但有声音指出,设置女性车厢会对公共资源造成浪费。深圳市政协委员王雪就指,若女性无法流动至指定车厢,而男性又不能进入时,将大大降低车厢空间的利用率,“深圳本来公共交通资源就稀缺,如果单设女性车厢,只会让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另一争议点则涉及女权主义,有声音认为专设女性车厢是承认了女性的弱势地位,反而违背男女平等的倡导,加剧性别不平等的鸿沟。
就有市民表示,“如果不是强制隔离,那女士优先车厢的意义何在?”,她认为,既然是提倡男女平等,无需对女性特别关照,“与其只关注女性,不如设置一个孕妇、老人、残疾人优先车厢更靠谱。”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教授杨小柳则指,女性车厢是基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比男性弱势的现实特点,所给予的保护措施,“若真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就应该大胆尝试。”
性别研究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银河则指,女性车厢的提案之所以会产生,是有公众需求,故支持试点推行。就女权主义者争议,李银河认为在性别问题上,她认为给予女性特别的保护即是保护男女平等。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