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93岁老妇跌倒25小时等救护车 罢工潮中唯性命垂危可呼救

撰文: 蔺思含
出版:更新:

英国威尔斯一名93岁老妇上周六(17日)在安老院摔倒致髋关节骨折,在地上躺着等待救护车达25个小时,期间痛苦尖叫。英国护士罢工潮及救护车员工的罢工行动前夕,政府本周二与救护车工会进行会谈,但未能达成协议。政府警告民众除非“性命垂危”,否则不要拨打紧急热线。

引发全国关注的老妇Elizabeth Davies周一被送入威尔斯班戈市(Bangor)的一家医院,在那里又等待12个小时后才等到床位、被送进病房。其家属表示,他们和安老院共拨打救护车服务热线十次,儿子Ian Davies称“这是不可接受的”,并表示“看着她躺在地上痛苦的叫喊,这太难受了。”

据《卫报》报道,安老院员工在Davies跌倒后在头部为她垫了一个枕头,并放了加热器、吸水垫来防止休克和便于排尿。Ian称在联系救护车后,对方告诉他“考虑到母亲的年龄,她将被优先对待”,“但因服务过于紧张,救护车至少要6至8个小时以后才可抵达”。但结果Davies是等了25小时。

何况,事件发生在救护车人员开始罢工之前。为了就薪酬问题向政府施压,救护车人员工会计划在本周三(12月21日)开始罢工行动,NHS的瘫痪情况更为严重。工会要求政府为员工加薪至于通胀率相匹配的水平,但昨日在谈判中遭到卫生部的拒绝。卫生大臣柏建熙(Steve Barclay)称“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工会的要求是无法负担的(unaffordable)”。

除了救护车人员工会外,英国公共部门人员正在进行一场全面的罢工潮,为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引发的“不满之冬”(Winter of Discontent)罢工潮以来最大规模。英国通货膨胀率于10月增至41年来的最高值(11.1%),在上月回落至10.7%,但工资升幅仅有5%至6%。

性命垂危才出动救护车

卫生部预计一些最严重突发病如心脏病将不会受到影响,但普通的突发病患可能不得不等候更长时间、或者要搭的士前往医院。严重但不立即危及生命的情况,包括部分中风病例,可能不会立即由救护人员处理,第三类呼叫——如晚期分娩的妇女则不会被优先处理。

据英国媒体上周六报道,在英国西北部一些地区,每个车站只会剩下一辆救护车有工作人员轮岗(平时通常有三辆)。

柏建熙批评,由于流感和新冠疫情,国民保健服务(NHS)“已经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工会不仅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罢工,“还不愿意与我们合作,在覆盖所有一类、二类、有生命危险的紧急呼叫上进行全国性的豁免。”但这一说法遭到了工会的否认,UNISON秘书长Christina McAnea表示,各地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方案。

工会此前表示,如果政府不在薪酬问题上作出让步,罢工行动将持续下去。护士工会(皇家护士学院,RCN)要求加薪19%,并表明工会成员此前已投票决定,若没有达成解决方案,罢工行动将持续六个月。救护人员工会则没有设具体数字,但希望加薪幅度高于通胀水平。

2022年12月21日,英国考文垂(Coventry),救护车工人的罢工行动开始之际,一辆救护车返回总部。(Getty Images)

疫情期间,医疗人员在自身面临健康风险的情况下高强度的工作,大量承受不住压力的医务人员在疫情后期纷纷辞职,进一步加剧了医疗系统的压力。此外,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英国政府多年的财政紧缩措施已经严重压缩了公共服务。

参与罢工的其中一个工会GMB表示,自2010年以来,卫生服务部门的薪酬按实际价值计算下降了17%,而同期对救护车的需求却上升了77%。

除了三年疫情使NHS人手及工作压力极大,目前英国的双位数通胀下,连公营体系人员的薪酬亦严重“跑输通胀”。BBC引述NHS数据指,预计2022-2023年度,英国护士的年薪起薪点只略高于27,000镑(约25.5万港元),有4年经验的护士年薪最高可达33,000镑(约31万港元);薪酬水平属偏高的专科护士,中间数约45,000镑左右(约42.5万港元)。

患者家属:不怪医护、怪政府

纵使医疗服务受阻,近期的民意调查显示,英国民众对疫情期间承担风险、不堪重负的医疗体系员工为薪酬罢工较为支持。YouGov 20日公布的民调数字显示,NHS护士的首次罢工行动获得了三分之二的公众支持,当中,有45%的人表示“强烈支持”。

此次事件中Davies的家属也表示“不怪救护车工作人员”,指“整个国家医疗服务系统都在挣扎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护理人员的短缺。他们的工资不够,没有人愿意做这项工作。”

另一位伦敦市民Robin Lockyer亦对《纽约时报》指,其父亲(86岁)近期在髋骨骨折后等待救护车长达7小时,事件给父亲带来严重创伤,“但我不怪救护服务,我怪政府。”不过,亦有声音认为罢工医护要求加薪的幅度过大,是“贪婪”;亦有人认为不应连累老人家受罪。

2022年12月20日,英国NHS的护士们在伦敦罢工行动中举着标语。(Reuters)

政府:少喝酒、别跌倒

此次Elizabeth Davies的事件后,威尔斯急救车服务部门就事态向患者致歉,指冬季的高需求、服务压力、员工因病缺勤人数之多,再加上英国医疗体系存在的普遍服务紧张,都压缩了急救车服务的能力,该部门经理Stephen Sheldon还表示,在12月17日和18日,急救人员为了将患者移交给医院的同事,仅在威尔斯各地的医院外的等候时间就超过1600个小时。

面对即将到来的罢工,英国卫生和二级保健部长Will Quince呼吁民众,若情况并非“性命攸关”(life-threatening),不要拨打急救热线,并指出民众应该避免进行任何有风险的活动,包括不要在节日期间喝太多酒,来避免医疗系统崩溃。

然而,随着罢工的开始,Elizabeth Davies这类事件势必将继续发生,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事态也毫不奇怪。碍于民众对医护罢工行动的支持,支持医护涨薪的声势可能会增大,政府将更难采取强硬的行动来迫使医护返回工作岗位。一些保守党议员担心如果双方之间的僵局持续下去,政府也许只能做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