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世界.一|当外国人也勤学“望闻问切”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我平日的养生方法已融入到生活中,早上会吃五谷粥,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根据天气冷热和情绪的变化,我会为自己冲调不同的茶,例如陈皮、玫瑰等。”德国中医教师Tim Vukan表示。
近年,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医药,有的会选择中医作“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还有像Tim这样学习中医,甚至有的进修成为中医师。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西药稀缺、世卫“背书”、长新冠后遗症等,皆为中医药发展创造大好良机,长远或助中医药趁机走出世界,有望成为全球医疗系统中的一员“新贵”。
《香港01》分别和德国中医教师Tim Vukan及澳大利亚中医师Giles Sadler倾谈,了解两位外国人的中医之路与及他们对中医药在世界范畴发展的看法。
此为“中医药在世界”专题系列之一

80后的Tim Vukan生于德国汉堡,自小对李小龙和中国功夫感兴趣,18岁开始在德国学习咏春拳,其后曾数次来香港跟本地咏春师傅学武,他表示:“在学功夫期间,我还对针灸、推拿感兴趣,因每次训练结束后,师兄弟之间会互相推拿按摩,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不仅是为了打斗,同时是为了健康和强壮。”这些咏春师傅不仅教他咏春,还会教推拿、打坐、太极等,他认为通过这些动静结合,可以让身心都保持在一个愉悦的状态。

2004年,24岁的Tim只身从德国前住中国河南郑州的少林寺习武,他不久便意识到那里的训练非常艰苦,每日练习7个小时,而眼前的路是继续习武成为武术家并参加比赛,惟他发现这并非其想要做的事。于是,他开始走遍大江南北,先后去过南京、武汉、广州、杭州、昆明等地,其中对杭州和昆明最感兴趣,尤其著迷于后者的民族文化和医学系统。

Tim Vukan自小便对李小龙和中国功夫感兴趣,还曾数次来港学习咏春。(受访者提供)

他分享萌生读中医的念头时说:

有次在广西阳朔,我时常看到路边有人卖中草药,开始对这些特别好奇,经常请教人这些中草药的用途。我开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系统地学习中医知识。

翌年,Tim顺利取得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入学资格,正式开启了其漫长的学习中医之路。他先在该校学习一年普通话,然后是五年的本科和三年的中医研究生课程。2015年,他顺利毕业后在当地一家中医门诊工作,同时担任母校的外教。

他表示:“这真的是我想要研究的,因为它是另一种维持健康的方法,能照顾你的身体和心灵,且有许多方法可以应用在自己身上,如食疗、草药、针灸、按摩疗法等。”

这位德国人早于2008年还创建了中医网站,提供英文、德文和中文的教学课程,希望能将中医文化推广到全世界。他希望让大家对中医有一个入门的理解,故日常授课总会强调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让大家以为中医是骗人的,从而增加公众对中医的认识。其中,英文课程的学生更是来自世界各地,如美国、瑞典、法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他坦言:“我热爱中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正确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魅力,这是我一生的志向。”

疫情之前,Tim一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任教,主要教授本科生医学英语,如英文医学术语,以及如何在临床上应用,也会任教针灸等不同类型的中医科目。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移居中国和亚洲国家,未来对医疗的需求将会更大,故希望留在中国支援内地学生中医医学英语方面。

如今,深耕中医学17年的他深感自己的生活经已和中医密不可分,同时视杭州为其第二故乡,他期望内地当局尽快放宽入境限制,好让他在今年稍后有机会再次回到中国生活和工作。

Tim Vukan现时专注教学,希望更多人能正确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魅力。(受访者提供)

因运动劳损而成为中医的澳大利亚人

另一位外国人中医Giles Sadler,他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获得人类生物学和中医应用科学学士学位。毕业之前,他曾在一家大型中医医院作密集式实习,现时为AHPRA注册为针灸师、中草药医师和药草师,亦是中医师专业协会AACMA的成员。

毕业后,他在澳大利亚珀斯开设自己的中医诊所,提供专业的针灸、中草药、艾灸、拔罐和按摩等治疗,也会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治疗。由于Giles自身的运动和体能训练背景,令他对治疗运动损伤和肌肉骨骼疾病均具专业知识,还擅长处理女性健康以及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他强调,中医采用平顺、和谐的方式来对待日常生活。

其诊所名字叫Moxa Punk,是中医灸法(moxibustion)和庞克文化(punk)的结合。Giles指出,美国社区也有针灸群体会使用acupunk,其中的“acu-”即针灸(acupuncture),旨在努力在一个许多人负担不起传统药物的国家提供负担得起的治疗,这也是他认同的崇高事业。

Giles Sadler在珀斯开设自己的中医诊所,提供针灸、中草药、艾灸等治疗。(受访者提供)

自小,Giles便喜欢作智力和身体上的锻炼,在接触道家哲学后使他对中医理论产生了兴趣。而刻苦的体能训练和接触性运动(contact sports,如足球、篮球、美式足球、榄球)让他了解到针灸的功效,并因而对其运用产生了兴趣。他认为正是自身的这些经历,让他自然地一步一步走进中医的领域,是其个人务实的态度使然。

他又向记者补充表示,成为中医的这条路与他的体能训练不无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体能训练变得越来越简单轻松,也开始转移练习合气柔术,至今已20多年。他坦言:“过去艰苦的训练对我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故很想知道如何让身体能够支撑下去。”

图为内地中医药市场至2023年的增长预测,可见外界看好行业在疫下的发展。(Statista)

“遍地开花”成万亿全球产业

上述两位外国人的中医路固然有他们的背景原因,惟世界各地对中医的兴趣提升却并非特例。自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成为越见商机的行业。鉴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加上传统西医药物变得稀缺和昂贵,许多国家的病患,尤其是相对贫穷的国家,纷纷转向服用更廉价的中医药等传统草药,来治疗糖尿病、癌症以及长新冠等疾病。今年3月,世卫的报告也为中医药“背书”,认为中药对治疗新冠轻症病例有益,可降低转为重症的比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改善相关患者的临床预后(Prognosis)等。

据中国内地商务部去年的数字,中医医疗机构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泰国、印尼、法国、俄罗斯、美国、古巴等,这些国家的部分医院均选择性设有针灸、推拿、中医科室或疼痛门诊。举例,德国约每15,000人中就有一间中医或针灸诊所;美国则约有8000多家针灸诊所,全美排名前3的顶尖医院克利夫兰医院(Cleveland Clinic)亦开设了中医门诊。

今天,中医药还在古巴、印尼等地也取得不错的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赵静教授表示:

印尼作为华侨最多的国家,具有良好的中医药发展基础。过去的几十年,随着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印尼政府加强了对传统医学的支持。
中医药如今已是价值万亿港元的产业。(Getty)

这个拥有数千年历年的传统医学,现时还发展成一个价值1,300亿美元(约1.02万亿港元)的全球产业。近年,澳大利亚塔斯曼尼亚(Tasmania)亦有农业学者,展开长达十年的研究工作,以了解人参、桔梗和紫苏等药用作物在当地种植的可能性,想要在这个新兴行业分一杯羹。这多少反映出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备受看好。

此外,世卫近年还先后发布和通过传统医学的全球战略和决议文件,标志着中医药业界迎来发展的新阶段。近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国内中医药机构在相关国家建设了30个高品质中医药海外中心,在国内建设了56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可见中医药在国际间的发展潜力不少。

在疫情下,我的确见到不少新冠病患接受中医治疗后,迅速康复甚至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我真的认为中医还有许多空间可以作出贡献。
德国中医教师Tim Vukan

疫情真是中医发展良机?

面对新冠疫情的契机,Tim认为世界各地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中医。他指出,无论身在何地的人,都得面对防疫封城、被迫留在家中、无法上班、社交联谊等问题,这很容易令人出现抑郁、焦虑、惊恐发作、压力大等精神障碍。还有新冠感染者也要面对治疗或疲倦、痰多、呼吸不顺等长新冠后遗症问题,感觉生活质量变得不一样。面对这些情况,由于西医未必总能提供药方和治疗,故他表示:“人们开始寻找别的东西,尤其是那些他们可以自己做的,他们可以在家中做到的。”

中医药能否借助疫情进一步走出去?(Getty)

他强调,西医固然是非常好的医疗系统,惟有些时候并不足够。Tim指出,中医不仅针对特定的疾病作出治疗,还有“治未病”(即西医的预防性治疗)的重要功能,可以单单从身体反映出来的疲劳、胃口、睡眠质素、情绪等情况,从而作出相关的跟进治理,他说:“中医不仅可以解释某些西医无法处理的症状为什么会发生,还可以提供个人化治疗。这就是我认为人们正在接受并尝试中医的原因。”

在新冠疫情下,Tim还认为世界各地的人普遍感受到疫情的影响、焦虑、愤怒、抑郁、生病、无助等,因此有更多的人会开始寻求健康之道。而疫情正好向世人展示出,在西医之外也有其他治疗的方案,或者是与中医相结合的选择。他强调:“在医疗市场已有诉求,虽然我不会说中医仅因疫情才有发展,但这的确是个机会,毕竟若非人们在疫情中经历种种健康问题,他们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法。”

Tim以自身的中医经验总结说:“在疫情下,我的确见到不少新冠病患接受中医治疗后,迅速康复甚至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我真的认为中医还有许多空间可以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