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浸信会包庇性侵20余年 福音派教会身陷危机

撰文: 蔺思含
出版:更新:

美国南方浸信会周一(23日)发布了一份3,300多页长的独立报告,披露了教会领导层几十年来无视或包庇了教会内牧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性侵罪行,在2019年美国媒体曝光南方浸信会逾700宗性侵指控后,该报告坐实了这个全美第二大教会的系统性性侵现象。

美国南方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简称美南浸信会)是美国最大的新教教派和最具影响力的福音派教派,其国内信众人数超过1,300万,仅次于美国天主教会;在世界范围内,美南浸信会则有逾4,000万信徒。

报告指出,多年以来性侵受害者和其他相关教会成员多次向教会的执行委员会提出指控,“但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执行委员会内部一些人的抵制、妨碍,甚至(对控诉者表现出)公然的敌视”,且比起保护南方浸信会信徒免受更多伤害,这些领导者更关心如何保护浸信会的名誉。

2019年,美国《休斯敦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和《圣安东尼奥快报》(San Antonio Express)根据大量法庭档案、监狱和警方记录及数百次采访整理出一份名单,披露自2000年以来,380名美南浸信会的领导者、执事、年青牧师、主日学校教师和教会事奉人员犯下各种性侵行为,并面临被控。当中有多人在报道刊登时仍然在职。

2019年6月11日,性侵受害者、作家和退休律师Christa Brown在阿拉巴马州举行的南方浸信会年会外的集会上发言。(AP)

然而,美南浸信会对这些性侵事件长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亦未将有关犯案者列入性罪犯名册内,为数不少的牧职人员在被判罪后亦能恢复工作转往其他城市继续牧会。

事件曝光后,美南浸信会主席要求审查下属的10间无视性侵罪行的教会,后发表报告指“无证据证明其中7间教会无视性侵行为”。直至到两年后的全国性集会会后,教会才正式委任第三方调查公司Guidepost Solutions对事件进行为期7个月的全面调查,期间执行委员会有多位高层领导请辞。

2019年以来的媒体报道、美南浸信会领导层在事件曝光后的应对以及最新公布的独立调查报告,使得教会内部的性侵及包庇者的行径暴露无遗。

犯下性侵罪行的牧师在遭革职后不仅仍前往其他地方教会继续任职,而且当受害者及相关支持者就性侵事件公开控诉教会,则会面临教会的诋毁。根据23日的报告,其中一位有性侵行为的牧师——Darrell Gilyard,早在90年代就面临相关指控,有教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在邮件中提及,44位女性曾向两位美南浸信会领导者控诉Gilyard,而“几乎每一次,她们(受害者)都被羞辱,并觉得自己不被相信。”报告还称:“从所有公开记录来看,Gilyard似乎得以从一个教会转移到另一个教会,留下(受害者们)被毁掉的人生。”

图为2019年6月11日,自称受到牧师性侵的信徒Jules Woodson在阿拉巴马州举行的南方浸信会年会外。第一次参加会议的Woodson在讲述性侵经过时流下了眼泪。(AP)

“地方自治原则”与秘密名册

面对十多年来来自内部与外部的警告,美南浸信会始终未能正视并就性侵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报告指,早在2004年,教会领导层就讨论过是否建立性犯罪者数据库来避免这类事件,但未获采纳。南方浸信会多年来更以“地方教会自治”原则为由回应外界呼声,坚称无法建立性犯罪者登记册。

与天主教会不同,美南浸信会内部没有中央到地方的等级体系,各地方教会间虽然会联合进行宣教、培训等工作,但没有中央机构来管理下属约47,000间地方教会的牧师。

美南浸信会的执行委员会因而无权干涉地方教会、阻止涉事牧师转任,新雇主无从得知该牧者过往的罪行。而当某地方教会曝出性侵问题,美南浸信会也得以借此开脱。

执行委员会还曾在给来自地方教会代表的信中称,无法确保名册囊括所有与浸信会有联系的性侵者,且“可能会遗漏从其他教派来到美南浸信会的性犯罪者”。尽管受害者团体在当时指出这一理据的奇异之处,但多年来美南浸信会一直以这些理由驳回相关诉求,并将性侵指控贬低为“投机主义”行为而不予重视。

然而,报告却揭露执行委员会确实留有一份秘密名册,记载涉事牧师的姓名、事发年份、州份及所属教派,截至2022年该名册共记录了703名有不当性行为的人员,但教会为避免法律诉讼始终没有公开该名册,亦没有人“采取任何行动来确保受指控的牧师不再在教会内就任权力职位”。

2021年6月15日,阿拉巴马州的Ed Litton牧师在当选南方浸信会大会主席后回答问题。2022年5月23日星期日发布的一份关于南方浸信会对性虐待指控处理不当的报告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教派将首次建立一个可公开访问的施害牧师和其他教会人员数据库。(AP)

改革无效 美南浸信会身陷危机

此次事件令许多人想起罗马天主教会近十多年来面临的性侵丑闻,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披露,美国天主教会高层包庇其神职人员几十年的不当性行为,事件震撼了全球信众。根据长期追踪议题的BishopAccountability.org网站,美国天主教会已经支付了大约32亿美元来解决神职人员性侵案件。世界各地天主教会此后亦陆续曝出性侵事件,余波至今未了。

许多宗教学者认为,大规模性侵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天主教会内的独身制(celibacy),而美南浸信会的牧师是被允许结婚的,且亦不像天主教会一样有森严的阶级制度来掩护有不当行为的各级神职人员。但事实证明,体制相异的美南浸信会未能独善其身。

2019年教会内负责调查性侵现象的工作组为涉事的7间教会开脱,认为鉴于事发后涉事牧师已被教会革职,教会已意识到问题及采取纠正措施,故此无需再对该教会进行调查。其中包括休斯顿第二浸信会(Second Baptist Church),该教会曾有人对一名14岁女孩性侵,施害者最终被解雇,但该女孩母亲指控教会其女儿为此事多次自杀,并在28岁时服用过量药物去世。

监察教内性侵问题的“瓦尔堡守望”(The Warburg Watch)回应工作组的报告指,“改革后的美南浸信会原封不动,他们只会采用一些获得批准的儿童保护准则,然后为那些犯下罪行的教会想办法开脱。”

近些年来,美南浸信会作为美国最大福音派教会正面临信众流失的问题,目前逾13万信徒总数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低,且作为前总统特朗普主要票仓,其在同性婚姻、种族等重要社会议题上的保守立场使其在近年频频卷入争议。在此次丑闻下,美南浸信会或受进一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