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一│俄乌激战:中亚五国的“亲俄”考验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围绕在中国、俄罗斯、阿富汗、伊朗和里海之间的广阔地区,是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和塔吉克在内的中亚五国。它们从苏联获得独立并成为主权国家多年后,其经济及发展轨迹依然与今天的俄罗斯紧密相连,中亚各国跌宕起伏走来逾30载,在如今改写全球政经格局的乌克兰战争爆发,这片素来较少受到国际关注的地区,或多或少对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深感彼此休戚相关。

【此为俄乌冲突,中亚系列之一】

中亚五国在1991年独立前,自1918年开始被苏联统治长达73年,在1920至1930年代才划定为加盟共和国及国界,在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的国界沿用至今。

独立逾30年后的今天,中亚仍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国家,在经济及安全问题上关系密切,自战事展开以来,该区都未有跟随西方讉责或制裁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方面声称该地区领导人“理解”总统普京的决定。另一方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月28日在与中亚外交部长举行的视频会议上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重申美国支持乌克兰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亚各国外长同样未有公开响应。有意见认为,中亚各国政府希望在最大限度保持中立,以免开罪俄罗斯。

然而,随着俄乌战事愈演愈烈,一众中亚国家的取态也逐渐出现微炒的变化。3月17日,乌兹别克发表了一份颇为令人意外、支持乌克兰的声明。外交部长卡米洛夫(Abdulaziz Kamilov)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重申:“俄国必须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和暴力,乌兹别克承认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且我们不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共和国。”

卡米洛夫重申,乌兹别克承认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Getty)

作为俄罗斯传统盟友之一,中亚各国过去很少公开反对克里姆林宫的行动,故有关举措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尤其是考虑到乌兹别克自米尔济约耶夫(Shavkat Mirziyoyev)于2016年上任总统以来,乌俄关系明显改善,去年俄国更超越中国成为乌兹别克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米尔济约耶夫还与普京的亲密伙伴、乌兹别克裔俄罗斯商人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有联系。

哈萨克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当地早前出现约1,500人参加的反战示威,鉴于相关活动事先必须得到当局的批准,故同样惹起外界猜测。有意见认为,长远而言俄乌冲突或将至少使得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从亲俄罗斯推向区内其他持份者。

至于其余三国,由于俄罗斯对吉尔吉斯的影响力较大,故当地对战事的态度相对谨慎,不过因当地经济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故战事无可避免将严重影响该国。与此同时,土库曼和塔吉克则选择中立,没有就乌克兰战争发表任何官方声明。

米尔济约耶夫(左)与俄关系密切,任内与俄关系明显改善。(Getty)

三十载崎岖的独立之路

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为游牧民族,该地区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东亚、西亚、南亚以至欧洲的民族、宗教、文化交汇之地。自17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中亚大部分地区成为了俄罗斯帝国以及随后苏联的领土。

1991年苏联解体时,对高度依赖苏联的加盟国来说,一时间皆难以接受“被独立”的现实。新独立的中亚各国,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上均与俄罗斯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且在立国早期,由于前共产党官员依然掌握著权力,故它们都难以称得上是一个民族国家。

在独立后的这些年间,这五个国家也各自走上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例如哈萨克和吉尔吉斯采取了一些开明政策,如前者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并积极引进外资、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等;后者则紧缩开支、取消大部分价格补贴、开征增值税,积极向市场经济过渡。

中亚各国的独立路走来不易,图为塔吉克士兵。(Getty)

乌兹别克、塔吉克及土库曼则基本维持着苏维埃体制,强调国家控制,减少进口和能源自给。而作为世上最大内陆国家的哈萨克,其经济实力可谓独占鳌头,透过得天独厚的石化工业推动国家发展,并成功吸引大量来自欧美的外资,其人均GDP更在2015年一度超越俄罗斯,使国际社会不容小觑。

乌兹别克为中亚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在因推行经济改革开放而令国家发展大放异彩、有“乌国邓小平”之称的新总统米尔济约耶夫(Shavkat Mirziyoyev)于2016年上台后,实施经济改革开放,令该国世界银行营商排名由2015年的第141位急升至2020年的第69位,成绩骄人。这也使得该国逐渐摆脱前总统卡里莫夫(Islom Karimov)治下的经济封闭保守,以及为人诟病多时的血汗棉花产业。

哈萨克在区内的经济发展不错,人均GDP曾一度超越俄罗斯。(Getty)

中亚国家之中国土面积最小的塔吉克,独立初期经历了数年内战,其后在位近30年的总统拉赫蒙(Emomali Rahmon)以稳定压倒一切实施独裁统治,国内行政效率低下及官僚贪腐问题,阻碍著经济发展,以至迄今该国仍是中亚地区最贫穷的国家,并成为全球最依赖外汇的经济体之一,直至近年随着更多外劳输出及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才迎来较高速的增长。

吉尔吉斯则属区内较民主国家,惟政局却也最不稳定,在2005年、2010年及2020年经历过政变,示威者都成功将被指控腐败的领导人和政府赶下台。至于土库曼则是亚洲唯一的永久中立国,其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该国政经体系承袭前苏联,前阵子谢尔达尔·别迪穆罕默多夫(Serdar Berdimuhamedow)承继其父亲古尔班古力·别迪穆罕默多夫(Gurbanguly Berdimuhamedow)的总统职位,故也有“中亚朝鲜”之称。

吉尔吉斯属中亚较民主国家,惟政局却也最不稳定。(Getty)

目前,年轻的中亚五国基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可说是个“命运共同体”,不少问题需要一同合作应对。例如,在资源分配上,由于苏联时期计划经济下存在资源互补机制。此一机制随着苏联解体后一并瓦解,各国政府 以狭隘的国家利益行事,视资源为外交筹码,令国与国之间关系恶化。

经过30载独立之路后,外界眼中的中亚五国仍未摆脱前苏联国家的标签,惟俄罗斯今天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已不再专美。如今,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影响力经已超越俄罗斯,只是后者仍在军事领域掌控较深,除了领导以前苏联国家为主的集安组织(CSTO),亦在吉尔吉斯和塔吉克拥有军事基地。

谢尔达尔•别迪穆罕默多夫子承父业,继任土库曼总统一职。(网上图片)

西方制裁冲击中亚?

正当中亚五国走出各具特色的独立路之际,俄乌战争却为她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西方国家制裁措施的直接影响,就是令俄罗斯卢布灾难性贬值,直至3月31日汇率才收回失地重上80,俄罗斯国内物价飙升,对国内经贸及金融体系都构成沉重打击。

对作为前苏联加盟国的中亚国家的经济伤害巨大,因它们皆与俄罗斯有深厚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在货币稳定、外汇收入以及对外贸易方面。虽然中亚国家对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影响并不陌生,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经已见识过,惟是次欧美祭出的“极限制裁”及其所触发的金融战,也绝非过往能够比拟。

自2月24日乌克兰战事爆发至今,哈萨克货币坚戈(Tenge)兑美元曾大幅贬值近15%至1美元对 508坚戈,迫使哈萨克国家银行采取行动,分别多次向市场注资近 3 亿美元外汇储备以稳定货币;2月24日把基准利率由10.25%加至13.5%但也阻止不了跌势,直至近日才回升。吉尔吉斯的情况相似,此段期间其货币索姆(Som)兑美元同样曾跌近15%。

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的制裁将影响中亚,图为3月31日乌克兰斯托扬卡一辆被射击的汽车。(Getty)

另一个重大影响是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均有大量外劳在俄罗斯工作。据俄国当局的数字,去年有超过 780 万来自这三国的外劳在俄罗斯工作,其中 450 万来自乌兹别克、240 万来自塔吉克,以及 92 万来自吉尔吉斯,相关的外劳占比不少。而且,上述三国的外汇收入占国家GDP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吉尔吉斯和塔吉克,2020年分别各占 GDP 比例的 31% 及 26.7%。这意味俄罗斯国内经济亦对中亚国家的外汇收入有重大影响。

此外,对于中亚国家而言,俄乌战事最令人担忧的影响莫过于双边贸易。俄罗斯为哈萨克、乌兹别克及塔吉克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吉尔吉斯首三大贸易伙伴,相关贸易占GDP约一成。

虽然现阶段难以预料战事的最终结局,但可以预期无论如何皆会重创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以至全球经济。这将无可避免牵连波及与俄国有深厚经贸关系的中亚国家。何况唇寒齿亡,这个相对年青的区域或因而出现地缘政治危机。

俄罗斯经济的危机恐将波及中亚各国。(Getty)

德国全球及区域研究所(GIGA)学者Mohammadbagher Forough认为,长远来看,俄罗斯很可能巩固自身提出的地缘经济倡议“欧亚经济联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EAEU),以维持地区影响力。该联盟由俄罗斯、白罗斯、哈萨克、亚美尼亚、吉尔吉斯组成,这些参与国不太可能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且俄罗斯可能在此联盟推动以俄罗斯卢布为主要流通货币。

值得留意的是,中亚五国近期于联合国大会的表决中投票模式有所转变。除了土库曼于两次投票中缺席外,在 3 月 3 日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投票中,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投了弃权票,而乌兹别克和土库曼缺席投票。在4月7日的暂停俄罗斯成员资格的投票中,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乌兹别克均投了反对票。

不过,在可见的将来,中亚的地缘政治或仍会有所改变,主要是体现在俄罗斯的影响力或进一步削弱。“中亚对俄罗斯的看法经已改变,由以往被视为稳定的源泉,但现在却成为区内稳定、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弱点。” 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研究员Temur Umarov续说:“我认为中亚各国将寻求将俄罗斯的影响力尽可能减小,虽然将很难做到,惟他们别无选择,因为它已成为一个‘计时炸弹’。”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如今成为中亚各国的“负资产”?(Ge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