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刺猬到水獭:“异宠潮”下东南亚的偷捕走私问题(上)
戴着圣诞帽、围着颈巾,这只名叫Degen的水獭在视频中眨了眨右边的眼睛,仿佛在抛媚眼。Degen的主人、来自印尼的内容创作者Marcell在这条Instagram视频附上圣诞快乐的配文——这样一条简单的视频,点赞可轻易过万。
近些年,随着家养水獭成为网红,原本栖居于林木溪河之间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人家,成为异类宠物,类似遭遇的野生物种还有刺猬、鹦鹉、珍稀龟类甚至灵长类动物,牠们被从原本的家园盗猎、走私、辗转至各个国家,最终被戴上项圈、关进笼子和玻璃屋内。
日本不少家养水獭成为网红:
饲养异类动物非当代动物爱好者们的独特嗜好,历史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饲养异国珍禽——尤其是那些爱用奇珍异兽彰显身份地位的权贵之士。但近些年,异宠市场出现爆炸式增长,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都有越来越多人加入这一潮流,那些不能把动物领回家的,就隔着屏幕“云吸宠”,或者去线下的宠物cafe与动物直接接触。
2017年,韩国以野生动物作招徕的咖啡馆有35家,但仅仅两年后,这个数字几乎翻倍至68个。在日本——世界上最大的异宠市场之一,人们可到宠物cafe“亲亲”动物。过去数年,该潮流更是席卷中国内地,萌宠互动体验店开得成行成巿。
更多内地主人也开始钟情于异类宠物。艾瑞咨询公司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指,异类宠物自2011年前后开始在中国宠物市场兴起。新奇、外形特别或者让人感到刺激的野生动物,如鹦鹉、龟类、猛禽、蜥蜴、蟒蚺,甚至蜘蛛、蝎子等纷纷登陆。
明星水獭的誔生
早几年,亚洲及欧美兴起养小刺猬,如今,水獭可谓是异宠界的“新宠”,在泰国、印尼、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高人气。憨态可掬的脸上挂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小巧的耳朵、还有胖乎乎的腿,让生性活泼的水獭“好感度”倍增。社交媒体上,“网红水獭”层出不穷,线下也有水獭主题cafe。日本甚至举办过“水獭大选”,让民众在来自36间动物园和水族馆的79只水獭之中,票选最可爱水獭。
两年前,印尼饲养主Marcell把一只年幼的雌性水獭带回家,起名Degen。“刚出生两个月是比较适合领养的时机,因为(这个时候)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Marcell对《香港01》记者表示。
Marcell不久后就在TikTok、Instagram上分享和Degen的生活,成为一名全职内容创作者,全身心都投入到照顾Degen、为它拍摄影片上。但像Marcell这样投入的宠物主人毕竟是少数。最近,Marcell又带着Degen和印尼的游泳运动员Timotius Mulyadi一起戏水、比赛,评论区有人羡慕的说:“我想得到水獭的喜爱,和水獭一起游泳、玩上一整天。”
宠物网红现象直接导致物种消亡
“不幸的是,这些可爱之处恰恰是吸引(买卖)的地方。这些动物非常、非常受欢迎。”来自TRAFFIC的东南亚分部的Kanitha Krishnasamy对《国家地理》杂志这样表示。2018年,监察全球野生生物贸易的非盈利组织TRAFFIC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极大的推动了这些来自异域的野生动物的宠物化,并引起宠物贸易的大幅增长。
2012年左右,小懒猴吃饭团的视频突然在YouTube上走红,此后又涌现了一大批内容相似、传播广泛的视频,懒猴的盗猎现象也随之增长,为夜行动物的懒猴主要分布在印尼婆罗洲及菲律宾南部,已被列为濒危动物;2020年,猎豹和饲主的自拍照在Instagram等社交平台流行不久,把猎豹作为宠物出售的网络广告出现激增——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在海湾国家非常受欢迎;此外成为“网红宠物”的还有会说话的鹦鹉、花色独特的蜘蛛甚至蛇。
根据TRAFFIC的报告,2000年至2017年的缉获记录显示,日本活体水獭的缉获量在2016年和2017年急剧增加,涉及共39只活体水獭、共5宗案件,但倡议团体称这仅仅只是水獭走私的冰山一角。自然资源守护委员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Paul Todd表示:“(我们)能看到,社会影响和社交媒体上的潮流趋势直接影响着当地物种的消亡,这真的很惊人。”
家养小水獭学不懂游水?
撇除走私问题,可爱窝心的宠物照背后,要照顾这些野生异宠绝不容易,宠物主人照顾不善或无心饲养,就会衍生弃养或宠物死亡等后果。Marcell当初在朋友介绍下对养水獭产生兴趣,却没想到是如此费时费力:“要经常清理笼子保持干净,提供泳池或者能让它游泳的箱子”。有的主人更会抱怨伴随水獭的腥味。
更重要的是,幼崽并不是天生就会游泳,牠们往往由年长的水獭悉心教导,甚至需要亲身示范来克服心理障碍,因此在家中饲养的环境是变相剥夺牠们游水的天性。把水獭领回家后,这份责任便落到了Marcell身上,这给他当时忙碌的生活带来不小负担:“水獭和猫和狗不同,牠们很活跃、又黏人。”
来自雅加达动物援助网络(Jakarta Animal Aid Network)的Femke den Haas对《香港01》表示,近几年当地出现很多被遗弃的幼崽和成年水獭,“因为水獭并不能成为很好的宠物”。Femke说:
人们买水獭时觉得牠们很可爱,但随着牠们长大,野性本能开始显露。它们会开始咬东西,渴望社交活动、玩耍和其他正常需求。
成年水獭变“淘气” 衍生弃养问题
她补充称:“人们说牠们‘淘气’,但其实那只是牠们的正常行为。”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显示,47%的异宠初次购买者几乎没有花时间研究过购买的动物。泰国野生动物之友基金会长期在当地包括水獭在内的野生动物救援活动,组织的项目主任Tom Taylor也告诉《纽约时报》记者:“我们(的工作能力)跟不上被遗弃的宠物的数量。”
Femke称,在印尼,幼年和刚刚成年的水獭遭遗弃的比例都很高,一些主人会在Facebook上放出领养广告,也有人直接遗弃、扔到河里:“所以我们有时会在一般没有水獭栖息的区域发现牠们。”
可是,短片美化了异宠潮....
不过,这一切在社交媒体上那些可爱又治愈的水獭短片中都无从了解。在有着200万粉丝的TikTok平台上,Degen在公园里滑滑梯、在泳池里游泳、在沙发上一边享受按摩一边打哈欠,这只两岁的水獭和偶尔出镜的主人Marcell看起来都无忧无虑。而看到这类短片而想要拥有一只水獭的人亦有增无减。
一只宠物水獭在印尼当地的售价一般只有30至35美元(约合230至270港元),但考虑到盗猎者或卖方的成本之低,仍是一笔不错的买卖。至于从泰国、印尼走私至日本的水獭,其售价更可高达9,000美元(约合70,000港元)一只。
另一方面,由于栖息地长期遭到破坏和对水獭皮毛的市场需求,亚洲小爪水獭、江獭这两个主要的宠物水獭品种数量已经在过去三十年间数量减少至少30%,属于《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下的保护物种。近些年宠物贸易火热,使得这两种水獭的生存威胁急速升级,并在2019年被正式列入最高级保护物种名单,跨境交易随之遭禁止。但由于各国在本土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上标准不一,盗猎、走私、交易禁之不绝。
在印尼——亚洲小爪水獭的主要来源国之一,野生水獭和长尾猕猴这两种热门异宠虽受到法律保护、禁止捕猎,但由于不属于该国的重点保护品种,执法力度严重不足。Femke称:“令人难过的是,(当局)往往任由它们被买卖、毫无干预。”当地的水獭偷猎者会利用猎犬,在河流周边寻找水獭窝,吓跑水獭父母再掠走幼崽——“这是最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