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回顾】网红:一个崛起的产业 镜头背后真假思索
2010年10月,新一代社交网络平台Instagram横空出世;将近10年过去,这里诞生逾55万“网红”,他们可能是婴儿、宠物猫狗,甚至是AI生成的虚拟形象。在华丽的社交网络账号背后,这个颠覆世界的素人群体,过着怎样的现实生活?
2010年代声名鹊起的网红产业,真正让普通人也可以有不亚于传统意义上的明星的商业、舆论号召力。据美国商业传媒《Business Insider》估计,2019年网红营销产业价值约80亿美元(约623亿港元),而Instagram是商家最倾向于与网红合作投放广告的社交媒体。
↓↓↓中国内地网红李子柒,2016年开始拍摄自己的农村生活,如今在国内外也拥有数以百万计粉丝: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网红产业开启了无数可能性,距离、年龄、文化不再是成名的阻碍。今年29岁、与奶奶在家务农的四川人李子柒,将自己制作美食和手工的过程拍摄成“中国风”影片,不仅在微博蹿红,在Facebook、YouTube等海外平台也获得逾900万粉丝,然而,反璞归真的展示传统中华文化,亦惹来“假”和“摆拍”的批评,以至是否“文化输出”的争论。
网红也选秀 过度商业化的隐患
网红产业在过去十年崛起,除了惹来文化争议,经济现象也很值得探讨。内地“网红经济”在2016年价值580亿人民币(约645亿港元),巨大商业潜力更催生了网红培训产业。2018年,内地超过200间网红培训公司,为学员提供拍摄、美妆、表演、销售等课程,帮助其打造网络形象、招揽商家,日后从他们的收入中获取提成。
但这并不意味人人也能当上网红。恰恰相反,不少公司会派出星探,在社交传媒网罗有潜力成为网红的普通人,而这班人若想参加培训,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测试,例如从一百张商品的相片中找出销量最佳者,以考验其市场嗅觉。
原本大多数网红的成名之路是草根的、循序渐进的,通过长时间发布精于某一领域的原创内容,逐步赢得网民对其专业性的信任,与粉丝构建亲密、真实的关系,这也正是传统广告明星不具备的优势。从这一点来看,“网红学院”的兴起或许反而是本末倒置。
社交传媒当道 网红愈来愈“假”?
不过,无论在中国或西方,网红在成名过程中极容易失去最初的真实,因他们有千百种方式在网上经营“虚假人生”。
有人在社交网络上清一色展示购物、旅行、街拍的相片,现实中却为了维持奢侈生活而捉襟见肘;有人拍照时加上五花八门的滤镜,甚至依靠它们在镜头前“返老还童”;有人从精美的“吸like”相片,到like和粉丝数字,均在网上购买;有人假装与商家合作,发布貌似商品广告的贴文,只为营造高人气假象……
每当有网红被“打假”,一众网民自然群起而攻之,而总是在沸腾的网络世界,也实在不缺任何一位“时尚博主”或“旅游达人”。但想深一层,真假难辨的网红们,也正是现代人过于沉迷社交网络的产物。
除此之外,网红产业也引发其他社会争议:儿童网红(kid influencer)在记事前便生活在镁光灯下,如何保障其隐私权?不少旅游网红,在拍照时不惜摆出危险姿势,或是在景点作出不雅行为,应该如何规管?还有旅游景点的商家为了吸客,为网红提供免费商品及服务,无形中让网红成为过度旅游的背后推手……
下一个十年,网红现象会否如同英剧《黑镜》作出的种种预言,走向更深的荒谬?且待未来见分晓。
↓↓↓另一方面,2010年代也有一批事物在逐渐消失,想了解更多,请观看图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