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大航海.一】地球暖化掀能源争夺战幔 各国列强谁主浮沉?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随着地球暖化日益严重,全球平均温度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上升了摄氏一度,北极地区的升幅更是其一倍。北极冰层不断融化,全球最古老及最厚的北极海冰也于去年首次破裂。美国太空总署估计,北极平均每年损失近5.4万平方公里的冰,面积相当于1.5个台湾。有科学家甚至预测,到2050年夏天,北冰洋可能不会再有浮冰。一直以来,地球北纬66度以上地区并未发挥多少经济作用——厚厚的冰雪使丰富资源和航海路线显得无足挂齿,加上地理位置偏远,遇上事故时难以施援。但现在,这里再不是全年冰封的世界,海冰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船只驶经北冰洋的次数也多了。海冰退却,为这个日益重要的经济地区掀开“大航海时代”序幕,不但释放出庞大的资源宝库,势将激起北极国家以至其他欲跻身该区的国家集体较劲,为争夺资源和发展机遇作战略部署。(此为【北极大航海时代】系列专题之一)

长久以来,北极这个偏远地区吸引无数探险家前往探索,最早的要说到公元前四世纪希腊探险家皮西亚斯(Pytheas)(见注一),他如此描述极北之地:“由既不是水也不是空气的物质组成,或者说是前两者的混合物。”

其后,无数探险者前仆后继地踏足这片冰天雪地,过程充满艰辛、崎岖和失败。不少人的下场与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北极探险家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一样, 1845年,富兰克林率领两艘当时最先进的探险船出发,最终一去不返。直至1905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才成功地打通了西北航线,算是探索北极的一大里程碑。

自十九世纪末开始,不少国家陆续发现北极蕴藏了大量能源资源,包括煤、钻石和铜等,开采工作亦随之展开。美国在上世纪持续在阿拉斯加北部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储藏,1968年更发现北美最大油田;俄罗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于西伯利亚大规模生产油气;加拿大和挪威近年也开始相关开采工作。

注一:据记载,皮西亚斯于公元前325年探索欧洲西北部,最远到达一个名叫图勒(Thule)的地方,那是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及制图学中提到的最北端地区,现时一般认为这个地方可能是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或谢德兰群岛、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和挪威的斯莫拉岛。

1845年,富兰克林爵士率领两艘当时最先进的探险船出发北极,最终一去不返。 (Getty Images)

2003年9月底,北极最大一座冰棚裂成了两块,令全球关注极北地区的气候暖化问题。另一个关键时间点是2007年8月,俄罗斯潜水器潜入北极14,000英尺海底进行科研考察,并在罗蒙诺索夫海脊(Lomonosov Ridge)插上一面俄国国旗,对该片蕴含庞大石油储存的海底宣示“主权”,此举亦使当代的北极主权争夺战正式开打。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教授Jonathan Markowitz表示:“这个震撼性举动,令大家突然意识到海冰正迅速消失,一些国家也决定展开行动。”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表示:“北极地区已经成为权力和竞争的赛场,八个北极国家(见注二)必须适应这个新未来。”

气候暖化无疑为探索北极创造有利条件,不少国家都重新审视在区内的利益和发展策略。近年,大量投资因应退冰情况接踵而来。俄罗斯和挪威是较活跃的北极国家,过去十年在天然气和石油基础设施、深水港以至破冰船方面投入了数十亿计美元,打通北极航线也成为率先关注点。

注二:北极国家指其领土自然延伸到北极地区以内,并且环绕北冰洋的八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冰岛和俄罗斯。目前北极地区仍存在一些领土争议,但绝大多数北极资源都属于公认的国家边界之内,除领土主权争议外,领海划界、航权、环保、沟通协调机制等问题主要透过北极理事会排解。

气候暖化令海冰不断融化,同时为探索北极创造有利条件。(Getty Images)

起航:通往资源库的“捷径”

香港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Mia Bennett解释:“过去八十年来,该地区的航线主要是因纽特人(Inuit)等原住民用作内部运输。但现在,因着北极航线的开放时间加长、亚洲市场对能源的兴趣,以及更快捷接通欧亚等因素,令不少欧亚国家愈加看重北极和北极航线。”

Bennett补充:“我认为重点在于能源资源,它是石油和燃气的储存库,尤其是天然气,这也是中国最大的兴趣和利益所在。其他国家也试图获得清洁资源和能源,避免使用煤炭。”不少亚洲国家亦明白到,要在提升地区的政治角色和地位之余避免卷入战事,理想的做法是在当中占一席位,能够参与讨论北极区内事务。

北极蕴藏全球二成二待开发石油资源,当中78%为天然气,22%为石油;其他矿物资源还包括黄金、钻石和稀土等。随着融冰速度加快,开采这些资源变得可行,长远有助纾缓能源短缺危机。荷兰皇家蚬壳(Royal Dutch Shell)、美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等多间大型石油公司纷纷在区内展开勘探钻探工作,环保争议亦因此不绝于耳。

Mia Bennett 认为,北极的重点还是在于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上。(受访者提供)

2012年,《经济学人》一篇文章写道:“北极一半盆地尚未开发,但情况正在变化。受到高油价、更好的开采技术、缺乏其他更容易的发展机会及融冰等因素推动,愈来愈多石油公司往北发展。”英国保险公司Lloyd's of London201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未来二十年内,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将占全球能源行业投资一个相对较少、但具有战略意义的分额。

除能源之外,由于夏季冰层融化加剧,目前船只可于7月中至10月中行驶北极航线。北极航线主要由两条航线组成,一是俄罗斯以北的东北航线,从白令海峡开始,穿过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到达北欧;另一条是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北面的西北航线,由戴维斯海峡开始,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美国阿拉斯加到达白令海峡。

东北航线相比传统贯通欧亚(途经西欧、南欧、地中海,再经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海、东海、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这条路线,路程可缩短多达4,000海里,节省约三成航行时间。此一路线另一吸引之处,是可避开马六甲海峡和非洲之角的海盗。北极航线的开通,或可打破传统经苏伊士运河逾一个世纪以来的海运垄断地位,有望改变位处这条传统路线上的港口国家的发展,以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香港01制图)

垄断:谁是北极地区的王者?

贵为北极地区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拥有200万北极人口,包括摩尔曼斯克(Murmansk)和诺里尔斯(Norilsk)等数个大城市。美国和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俄罗斯的四分之一,全美最大的北极城镇Utqiaġvik只有区区4,000人。

综合评估的话,俄罗斯是现今区内的主导势力。军事上,它拥有世上最大的“冰上舰队”,能够在极端严寒的北部水域全年运作,并在区内维持有数十个军事基地,近期又在北部派驻新部队,并增加了潜艇活动,区内亦不时见到俄方战机飞行。俄国破冰船数量的优势亦相当明显,服役中的有46艘船,另正打造11艘;第二多的芬兰只有10艘;美国更只有5艘,且偏向老旧,当中只有两艘属重量级。

北极地区占俄国本地生产总值20%,以及该国22%出口额及约九成的天然气产出。莫斯科因此视这个蕴藏丰富天然资源的地区为长远经济发展目标,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曾扬言要将其变成俄罗斯二十一世纪的能源基地,因俄国拥有全北极三分二的未开发天然气和近三成未开发石油。2017年,俄罗斯更不惜投放20亿美元打造基建,国营能源巨头Gazprom和Rosneft也积极参与开发。

2007年8月,俄罗斯潜水器于北极海床插上一支俄国国旗,震惊世界。(网上截图)

俄罗斯已和港口运营商和矿业公司等主要投资者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极具潜力的北海航道。负责项目的国家核公司Rosatom总经理Alexey Likhachev透露,该航线需要7,350亿卢布(约900亿港元)的投资,国家预算提供三分之一,其余来自公司和银行,“一旦我们创造具有商业吸引力的货物运输,别人就会准备投资于公路、铁路、港口和码头,因为这有利可图。”

此外,Rosatom还负责破冰船的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造船厂Zvezda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核动力破冰船,预计于2026年完工。当局预计到2024年,每年有近8,000万吨货物将通过该航线贯通欧亚。

俄国视北海航道为其领海,外国船只需先得到许可才能通过,该国自2017年起更立法禁止外国运油轮驶经北海航道。然而,在缺乏资金与技术的情况下,俄国必须和其他国家合作,如过去与美国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挪威国家石油、法国道达尔(Total)等西方企业合作,才能开发蕴藏在北极底下的化石燃料。但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国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导致计划停顿。

俄罗斯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只能和各国合作开发北极地区的“能源大饼”。(Getty Images)

这一切迫使俄罗斯转而“向东望”,和远东地区的东北亚国家合作,希望吸引他们的资金和技术,共同开发这块“能源大饼”。俄罗斯亦将北极开发计划纳入欧亚经济联盟(EAEU)议程,希望拉拢会员国一同参与北极事务,又不排除透过上海合作组织(SCO)等国际组织合作。这些举措令其他非北极圈国家有机会染指北极。

在一众俄罗斯和东北亚国家合作的投资中,较瞩目的包括201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Gazprom为期三十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合约,合作铺设名为“西伯利亚之力”(Power of Siberia)的天然气管道。自2017年起,中国的“南海八号”钻油平台连续三年与Gazprom合作,于卡拉海钻取天然气。日本和韩国也是俄方积极拉拢合作的对象,并分别与之共同开发亚玛尔自治区的“北极二号计划”和“东北亚超级电网”构建等项目。

今年,俄罗斯斥资3.36亿美元建造的浮动式海上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Akademik Lomonosov)亦正式启航前赴远东,为楚科奇(Chukotka)民居及矿区供电,支援采矿钻井等相关开采作业。Bennett补充:“俄罗斯在区内的基础设施已经准备就绪,中国在北海航道方面也提供了协助。”

(香港01制图)

继续阅读︰【北极大航海.二】没有硝烟的战争 融冰海洋成中美角力场

上文节录自第18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30日)《北极大航海时代 地球暖化掀能源争夺战幔》。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