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抗争关键字:年轻人与Be water 网络宣传与不割席
香港反《逃犯条例》争议愈演愈烈之际,远在非洲的苏丹,当地有一场“还权于民”的抗争,终见民主曙光。苏丹军政府与反对派周五(5日)达成协议,同意在未来至少3年的过渡期间共享执政权力。
回首漫长抗争之路,当中除了充满苏丹人的血泪,更有几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字:年轻人、“Be water”、网络宣传、不割席。
苏丹人民迎来新时代
苏丹在接近5个月的连续示威抗议后,军方4月成功推翻总统巴希尔(Omar al-Bashir)30年的独裁统治。惟夺权后的过渡军事委员会(Transitional Military Council)迟迟不肯放权,政局一片混乱。
反对派及民众继续示威抗议,希望“还权于民”。军方6月3日起血腥镇压,造成最少136人死亡。各地更不断传出军人滥用暴力、集体强暴及抢掠等事件,约70名妇女遭强奸,至少40具尸体堆积在尼罗河畔。
反对派及后号召全国“公民抗命”,罢工罢市并瘫痪首都,最后军政府与反对派在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和埃塞俄比亚斡旋下重启谈判,并在周五(5日)达成协议。
年轻人从未真正离开 网上及街头“Be water”
军政府与反对派达成协议,获视为是苏丹人民苦尽甘来的新时代开始,不过要争取这一丝自由空气绝不容易。自2018年底爆发抗议活动以来,军方镇压已造成大量平民死伤。
血腥镇压固然让不少人恐惧及震惊,惟年轻人却无惧镇压及逮捕,一时在网络,一时在街头,延续抗议活动。
主要反对团体苏丹专业人士协会(Sudanese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不时以社交媒体及互联网发表诉求,并与示威人士联络。
以年轻人为主的示威者亦不时在网上讨论问题,并呼吁及动员走上街头集会抗议;当遇到镇压,他们又会撤到安全地方,在网上重整旗鼓。这种“Be water”的抗争,好像似曾相识。
网络运动吁团结 引国际社会关注
网络在这运动可谓举足轻重,不但团结苏丹人,亦助他们引起外界关注。
一名大学生6月3日在军方清场中,因保护两名女性而不幸中弹身亡。死者亲友及后将社交媒体头像转成蓝色。这很快成为苏丹团结的象征,网民在社交媒体发起“#BlueforSudan”及“#TurnTheWorldBlue”运动,以支持丧生的百多名平民。
不少苏丹侨胞及海外支持者纷纷响应运动,社交媒体出现一片蓝海,以引起西方媒体及政府关注。非洲联盟宣布暂停苏丹的会员国资格,国际社会亦作出谴责。
民众拒割席 宣传活动重塑形象
示威者的网络宣传取得成效,以至苏丹当局一度干预及强行封锁当地互联网。苏丹人民再次展现“Be water”的灵活,走回街上示威。6月3日的镇压后,苏丹各地城镇陆续出现数十人以至数百人的小规模示威。
宣传活动遍地开花,示威者举起标语又发表演讲,重申不要让抗争者白白死去,希望重塑运动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过百万民众6月8日响应反对派的不合作运动,医师、律师、机师等各界专业人士纷纷罢市、罢工企图瘫痪首都运作,重新形成一股强大民意。
政府拖延谈判 民心未有溃散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事实上,苏丹情报机关自2018年12月起,一直在努力渗透到民众的示威当中,试图分化示威者。军政府在推翻巴希尔后,更拒绝还政于民及多次武力镇压,展现出无比自信。
分析相信,军政府当时是希望以拖延消耗民心,一方面声称会与反对派会谈,另一方面尽可能将反对派边缘化。可惜军政府的如意算盘未能打响,苏丹民心未有溃散,军政府内部更因民意及国际压力出现分歧。最后军政府立场稍为软化,并重启谈判。
香港与苏丹相去甚远?
苏丹人民迎来新时代,是福是祸仍是未知之数。回顾这场充满关键字的抗争,荷兰人权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主管比斯(Antoine Buyse)6月18日曾在英国《卫报》撰文,认为苏丹与香港的抗争其实有不少共通点。
他表示,两地示威者分别从埃及“阿拉伯之春”及2014年“雨伞运动”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在网上及街头寻找新抗争手法。他指出苏丹人民的策略虽然未必能即时见效,但能为抗议提供持久力及适应力,以防运动遭彻底扼杀。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