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浪】穷会令温度上升? 美国贫富悬殊曝露于酷热威胁下
由“热浪”等气候变化问题而起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发达国家的贫穷阶层,以至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人口,均受到严峻的威胁。本专题针对这个全球政府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进行若干探讨。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天气炎热所造成的死亡个案经已比风灾、水浸以至其他一切自然灾害都来得多。当地贫穷悬殊问题更加剧了热浪威胁,这当中如何发生?(此为系列报道之三)
今夏,美国曾有三分一人口受酷热天气警报影响;加州有地方在摄氏50度下停电,由纽约州至墨西哥边境地区都有因炎热而死亡的个案。就连北面加拿大魁北克省也不能幸免,共有90人热死。北美地区近期破记录的高温令不少人关注气候暖化问题,因为如今在这里,白天慢跑或打理花园也可能有致命风险。
位于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几乎全年也很热,当地机场于去年夏天更曾因天气太热,基于航空安全理由而取消航班。当地155人因酷热死亡,当局为避免重蹈覆辙,成立一间公开庇护中心,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有冷气的舒适环境、冰冻的樽装水、桌面游戏和书本。此外,当地也计划兴建有树荫的步行走廊,让市民可以在日间离开住所和车辆外出。
在这个夏天气温可高达摄氏42度的城市,83岁的James Sanders在这个中心内抱怨地说:“或许是我的年纪问题,或许因为没有风吹,但没有比这更热的了,是吗?”
侵侵惹的祸?
专家估计,气候变化加剧热浪的来袭,并推算未来数十年将会在全美各主要城市造成数以万计的死亡。布朗大学流行病学家Gregory Wellenius指出:“到了人体无法自行降温的一刻,意味著你一是留在有冷气的地方,或你将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美国部份地方将会是这样,我们生活、工作和玩乐的方式,将会因上升的气温而改变。”
的确,热浪侵袭令不少美国城市面对的压力不断增加,并经已迅速成为全国性问题。近期的研究显示,变热的天气导致自杀个案的上升,因晚间上升的温度阻碍了美国人的睡眠休息时间。此外,天热令人不适的个案增加,加重医院急证室的负担。
自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基本上尝试推翻几乎所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种种措施。同时又大幅削减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使联邦行政部门未能采取有效行动应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极端的天气如热浪、水灾和风暴。如今,美国出台一个全国性计划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案变得遥不可及,令不少城市在很多时得独自面对热浪侵袭。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 (CDC) 的数字,全美每年有约650宗因炎热而死亡的个案。但Wellenius认为数字还是太保守,因为死亡证一般都未能清楚反映死因和天气热有关。他估计真实数字或可能高达3500宗,令各州政府所需要投入的资源有机会需要更多。
热死人最多的 并非最热的地方?
出人意表的还有,有研究发现全美因天热而死亡个案最多的地方并不是较热和干旱的西南部地区;反而是相对较清凉的东北部城市费城 (Philadelphia) 和巴尔的摩 (Baltimore),两地每年平均每一百万人中就有37人死亡。除了主要在图书馆等公共地方设立避暑中心外,费城将焦点放在唤醒民众应对热浪的意识。市政府官员不时呼吁民众保持凉快,避免日照、饮多些水和照顾年长邻居等。
费城公共卫生部门高级官员Caroline Johnson 医生表示,热浪虽然不必然引致死亡,但当地今年七月第一个星期就有约40人因热浪而送院。他解释,这与美国东北部城市过往的天气和城市兴建有关。当地旧式楼房通常都建得密密麻麻,令空气不太流通,加上一般也没有安装冷气。屋顶则是厚厚的沥青而非较昂贵的反射物料,容易积聚更多热能。Johnson形容:“这些屋就像小小的焗炉。”
焗炉的比喻或许有些夸张,但这些建在城北和城东的贫穷人口住屋,却真的比全市平均气温往往高出摄氏4度;相反,较富裕和较多树荫的地区则比平均气温低摄氏7度。贫穷意味着需要居住在更热的房屋、在太阳底下等巴士;而富有人家则可安坐有冷气的汽车,也有足够经济能力在假日前往较凉快的地方度假避暑。
费城政府经已开展一项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就是在市内种植数十万棵新树,并改善市内公园,希望打造一个为居民而设的避暑天堂。这当中有一定的迫切性,因若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费城将在30年内将经历高达59天酷热天(即全日气温高于摄氏32度),即是2017年的两倍多。
不比发展中国家好
费城可持续办公室总监Christine Knapp表示:“令我惊恐的是,未来情况只会更差。这次热浪是非常象征性,告诉我们将来的情况。我姨姨住在亚利桑那州,那里全年都很热,他们建立这个城市时经已知道是个沙漠,你可以由有冷气的汽车很快进入另一个有冷气的空间。故虽然他们会热一些,但也比我们准备好一些。”
美国不少城市也如凤凰城一样,兴建全新和有冷气的楼宇来应付热浪,拥有冷气机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但该国同样要面对电费开支大,和一旦有电力供应的问题出现,则很可能会出现紧急情况。另一位流行病学家Kate Goodin则认为,城市仍需要为贫穷阶层设想。她说:“我们需要作出某些制度上的改变,令那些选择留在这里的居民可继续生活。”
面对热浪等气候变化问题时,我们往往将焦点放在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容易忽略了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正如美国气候变化学者Brian Petersen认为,西方国家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很大程度上不足,“若我们真的想要准备的话,我们需要做大量不同的且是我们现在没有做的事。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充足的庇护中心提供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