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收生潜规则 “小奖励”“Z名单”曝光

撰文: 梁凯怡
出版:更新:

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知名学府,但要考进这间大学,除了要拥有优秀的学科成绩外,背后或藏有鲜为人知的“潜规则”。
歧视行动小组“大学生公平录取”(Student for Fair Admissions)入禀指控哈佛大学收生程序歧视亚裔学生。有传媒披露个中文件,指哈佛会将多个非成绩的因素纳入考虑,包括学生背景、父母身分等,哈佛又设有“Z名单”、“院长关注名单”等。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周日(29日)报道,哈佛每年约有4万名学生申请,大约2,000名学生会收到入学通知,最终1,600人成为新生。

校方会将全国分为大约20个以地理区分的“备审表”(dockets)。而负责每个备审表的招生官员小组委员会会,从五个方面对申请者进行评定,包括学术、课外、体育、个性和“综合”。

“大学生公平录取”指哈佛在收生程序上会向五个群体提供“小奖励”(tips):少数族裔、继承群体,即哈佛或拉德克利夫(Radcliffe College)校友的子女、哈佛捐助者的亲属、工作人员或教职员子女,以及学校招募的运动员。

亚裔美国人难受益

但亚裔美国人并不受益,教育部1990年的一份报告表明,哈佛未有对亚裔美国人提供上述奖励。因此小组批评哈佛未有奖励亚裔美国人,变相是等同惩罚他们。而亚裔身位在美国也处于尴尬位置,既没有其他有色人种学生的团结,也没有白人的社会地位。

惟校方反驳指,在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后,发现女性和加州亚裔美国人的入学率上升,也足以证明校方没有对个别种族存有歧视。

鲜为人知的“Z名单”

法庭文件更显示,哈佛有鲜为人知的“Z名单”。据原告指,名单上的考生成绩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但他们的人际关系显赫,因此哈佛亦想取录他们。于是校方将这种考生列入“Z名单”,在推迟一年的条件下保证入学。而名单上的考生,大部分均是白人。

文件也提到“院长关注名单”和“主任关注名单”,这些名单以院长和招生主任的名字命名,上面就是与捐赠者有利益关系,或与哈佛有关系的申请者姓名。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