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室】客机机身“穿窿” 乘客为何会被吸出窗外?

撰文: 凌俊贤
出版:更新:

美国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客机,周二(17日)引擎爆炸造成窗口破裂,一名女乘客身体一度被吸出窗外,被救出时已死亡。出现这宗意外的成因是什么,类似情况又是否常见?

飞行途中客机机身突然“穿窿”,乘客在加压的机舱内被强劲气流卷出机外,是电影经常描绘的桥段,现实中并不常见。

客机引擎爆炸或金属疲劳均有机会导致机身“穿窿”,造成机舱失压,机内的压缩空气由裂口离开机舱。当机舱内空气高速流失,便会发生如今次意外一样的爆炸性失压(explosive decompression)。即使如此,也不是每次均会出现乘客被吸出机外的事件。

在平常的飞行高度,机舱内外的气压差所导致空气由机舱排出的力度,通常仅足以吹散纸张或衣物,不足以让“穿窿”的机舱变成“全真空吸尘机”,将乘客吸出机外。而维时约一秒后,机舱内外的压力就会相等,舱内会因低气压而变冷。

专家强调,机身出现一个小洞未必会发生灾难,惟机舱破洞太大的确有可能导致危险的高速失压。

西南航空的事件证明,这仍是有可能发生;而事实上,这亦并非第一次。2016年2月,索马里航空公司Daallo客机就因轻微爆炸炸穿机身,一名乘客被抛出机舱外。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