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出身的黄循财,能带领新加坡在动荡地缘政治中站稳?
2004年8月12日,李显龙就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转眼已20年,他将于本月15日交棒予继任人黄循财。这意味该国自1965年立国以来“李氏天下”结束。
相隔廿载,新加坡换届此一重要时刻,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角力、俄乌战事、以巴冲突等影响深远,使得一向以稳定见称、中立不站边的新加坡遭遇日益升高的地缘政治风险。黄循财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接班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总理之大位,又能否一如预期般顺利接班?
1997年已加入政府的黄循财(Lawrence Wong)为现任新加坡副总理暨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PAP)副秘书长、财政部长、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主席,也是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首任副秘书长兼政策论坛顾问。此前曾任教育部、国家发展部、文化社区及青年部的部长,以及通讯及新闻部和财政部的第二部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和王乙康及颜金勇共同主持的多部委工作组,因领导有功而备受国民认可。
新加坡人民力量党(People’s Power Party)创党领袖兼秘书长吴明盛(Goh Meng Seng)对《香港01》表示:“黄循财如今50出头,他将有20年时间;而他作为一个公务员体制挑选出来的领袖,有利也有弊。公务员对于内部管理无疑是非常熟练,惟对于外部危机的管理却就可圈可点。”
吴明盛指出,新加坡政治依赖公务员体制,许多人皆是经此进入领导班子,或是来自警队和军队。他认为问题就在于此,他们鲜少接触到外界,尤其是商界所面临的风险。他们不充份了解世界格局如何影响到商界,缺乏了相关认知。不论是他们透过资讯或学者分析去认知问题,都会有一定限制,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他说:“李光耀常说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想法,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但今天的领导人却很少说这种话。所以这是个隐忧。”
中美关系及冲突,成为如今全球领袖面对的一大课题,黄循财将面对中美关系,也跟过去二十年李显龙所面对的不能同日而语,站边的压力更大。黄循财谨守前朝一贯“不亲中、亦不亲美”的平衡外交策略。在接任前夕,黄循财本月初接受英国《经济学人》专访时,强调新加坡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我们在处理与北京和台湾关系时非常谨慎,要符合我们的一中政策。我们不允许自己被任何支援台独的事业所利用。”
吴明盛认为,在国际社会风云色变的当下,新加坡需要的是像李光耀般思想格局非常大的政治家,需要对不论是东方或西方的政治运作和博弈均非常了解。他忧虑新领导班子如何应对以巴冲突等重大的国际社会问题,尤其是当局至今只容官方表态并禁止所有支持以巴双方的活动,忧虑公众安全。
他批评当局的立场摇摆不定,并说:“这是很危险的,若果冲突是发生在台海,他们会怎样应对?这是我们非常担心的事。这个政治立场必须要很鲜明。”
时移势易 东盟内势迎“角色转型”
另一方面,东盟(ASEAN)亦将会是新加坡另一个主要的外交舞台。该组织在越战期间起了不少作用,尤其是对军事和区域性结构十分重要,而新加坡一直是当中重要一员。撇除缅甸危机已令东盟的有效性和团结备受质疑,新加坡自身在东盟的领导角色也面临挑战。
吴明盛认为,“新加坡过去比较有钱,故说话也较大声”。随着东盟内部其他国家近年经济起飞,这方面近年也起了变化。
他以东盟内人口最多且唯一与新加坡打过仗的国家印尼为例,该国因着经济条件近年不断改善,已经向新加坡提出要求把自己的领空管理权拿回去。他认为这个微妙转变里,当新加坡周边的邻居开始富有起来,自身的话语权就会相应减低,如何成为一个共同繁荣的经济体系及共融体无可避免成为考验。
他强调:“我们不要一个区域性的博奕,对着干或是竞争。过去我们每每谈及经济、发展均以东盟来作竞争对象,现在不可以再这样做,因这会伤害别人感情,后果可以很严重。这是必须小心处理的一个点,因为时代不同了。”他补充,东盟当中牵涉到文化、宗教差异,还有经济上的差异和利益的分配,如何磨合彼此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吴明盛又指,以往新加坡的繁荣建立于作为地区内的“转运站”,让邻国的资源来到新加坡加工以后再出口,他说:“当这些国家有自己发展的时候,他们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港口、运输枢纽,我们的定位又在那里?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加坡学者、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前副院长陈思贤(Kenneth Paul Tan)教授认为,东盟对新加坡非常重要,预期未来的相关对外政策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他说:“谦逊是我国策略的一部分,新加坡不能把自己表现得太强大,必须谦虚地承认自身的局限性,但同时要尽可能让自己对世界更多的国家有用,如可以在谈判局势中发挥作用,或在促进和平方面发挥作用及建设性的参与,这些都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