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南部犀牛难逃灭绝:身体无法出汗容易过热恐死于全球暖化?
全球共有 23,432只非洲白犀牛和非洲黑犀牛,单是非洲南部就有 22,137 只。但由于地球变暖,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现在,第一项关于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非洲南部犀牛的研究发现,假如世界走上最糟糕的气候变化道路,到2085年,犀牛将在该地区的国家公园中消失。Timothy Randhir从事生态经济学研究已有 47 年,他解释了政府和公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作者:美国马塞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流域管理、水资源、水质、生态水文学、复杂系统、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全职)教授Timothy Randhir
为什么犀牛面临灭绝的危险?
犀牛不会出汗。如果它们想在高温下冷却庞大的身躯,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它们还需要在水坑里打滚,在树荫下休息。随着地球的升温,犀牛只有在有更多降温机会的情况下才能生存下来。
你们是如何计算出犀牛无法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存活下来的?
我们回顾历史,看看犀牛在非洲南部和肯亚的一个公园里是如何生活的。我们查看了每个最适合犀牛生存的地方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然后绘制了极端气候图。这就界定了气候领域,并为我们提供了宏观生态学视角(即我们不是研究某个具体地点,而是从更大的角度来研究气温和降雨如何影响犀牛的行为)。
我们的结论是,如果世界进入 8.5 代表浓度途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犀牛在南部非洲生存的可能性为零。
有没有避免犀牛遭遇最坏情况的 B 计划?
有。我们认为,政府和社会应立即开始规划,以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他们必须积极地开始为系统增加一些弹性。
2085 年,国家公园很可能仍然存在。但是,公园现在就需要开始确保它们已经建造了许多新的水源,这样犀牛就可以更频繁地冷却下来。
公园还需要建立不受干扰的树木植被:附近没有车辆行驶或农作物收割的大片树木。这些都是重要的降温区域。国家公园必须有意识地增加成片的树木覆盖,这样在犀牛的家园范围内,它们就不需要越走越远才能找到树荫乘凉。
要想让犀牛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生存下来,还需要为犀牛在公园之间的移动建立走廊。国家公园周围的人类居住区正在成为犀牛的巨大压力源,因为偷猎,也因为它们减少了犀牛的行动自由。这对公园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们必须现在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景观。
这一切需要多少费用?
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大多数公园的资金已经十分紧张。公园一直在尝试创造性地通过生态旅游和战略性的战利品狩猎元素来创造资金,但他们必须小心谨慎,因为一些创收元素可能会给系统增加更多压力。
这项研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保护和投资这些国家公园,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其中一个观点是,当你保护犀牛、大象和大猩猩等物种时,你对该物种的投资将帮助多个物种。整个系统都将因此得到保护。
直到最近,我们对犀牛的认识还停留在它们如何为我们带来收益上。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我们必须开始将犀牛视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服务。以生态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对我们的生存非常重要。
2085 年并不遥远。到那时,犀牛真的会灭绝吗?
在我从事的流域管理、生态水文学、复杂系统、水资源、水质、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中,我绘制了世界各地的此类情景图。研究员 Hlelowenkhosi S. Mamba 和我调查了如果非洲南部的条件达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代表性浓度路径所描绘的情况,将会发生什么。这些路径是预测人类活动将如何改变气候的全球标准。我们选择根据 4.5 和 8.5 代表性浓度路径来描绘犀牛的未来。
4.5 代表浓度途径 简单地说,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从现在的百万分之 410 上升到 2100 年的百万分之 650。到 2100 年,地球气候将平均变暖 2.4°C(1.7 到 3.2 摄氏度之间)。但是,只有我们设法减少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地球才能走上这条道路。只有到 2050 年甲烷气体排放量停止增加,并且到 2045 年我们还能设法减少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到 210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需要比 2050 年减少一半。非洲南部的犀牛可以存活下来,但许多其他动植物却不能。
8.5 代表浓度途径是我们目前可以预测的最坏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人口将急剧增加,我们将继续像现在这样大量烧煤。我们将无法减少温室气体,全球变暖将在本世纪继续加剧。到 2100 年,全球气温将上升 4.3°C。
本文转载自The Conversation,香港01获授权编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阅读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