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专访︱英国求医难:NHS满意度40年最低 立陶宛诊所七成英国人?
2023年1月,62岁的Steve Mayes右膝关节炎严重恶化,年轻时代的一次左膝手术让他过度依赖另一侧膝盖,终于不堪重负。他几乎无法走路、开车,更难以工作,疼痛令他夜不能寐。
Mayes每天靠服用一种最强效的非处方止痛药勉强维持生活。他没有选择:新冠疫情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也已经不堪重负。首次看诊他轮候两个月,又再轮候X光检查、专科医生,到第二年1月,他仍未从NHS所属的专科医生那获得诊断。鸦片类止痛药有成瘾性,药盒上标明“勿服用超过三天”,但12个月间,Mayes“就像孩子们吃糖一样吃止痛片。”
随着NHS轮候人数不断刷新纪录,愈来愈多像Mayes一样迫切需要医疗服务的英国人迫于NHS轮候无期、私家医院收费高昂,只好坐上飞机,前往其他国家求医。
NHS轮候人数破纪录 患者异国求医
隔着电脑屏幕,Steve对《香港01》记者表示:“我已经在英国纳税、缴付医疗保险费45年,你知道。但到了我需要国家医疗服务时,它却帮不了我。这很让人沮丧。”
在很长时间里,NHS一直是英国作为福利国家的令人引以为豪的象征,是连在伦敦奥运会上也要展示的“国宝”。这项建立于1948年的“免费医疗”制度是世界上最全面的、由税款支持的医疗体系,民众按收入缴付健康保险,便可以在看诊、住院、体检等各种服务上享受公费医疗(眼科、牙科等少数服务不在范围内)。几十年来,NHS亦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包括推行首个大规模疫苗计划、完成首例髋关节置换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等。
然而,人口的老龄化、保守党政府2010年以来实行财政紧缩政策、设备和设施资金匮乏、医护人员的过劳和短缺让这个系统处于严重危机之中,这些问题在新冠疫情到来后更暴露无遗。
去年10月,英国NHS轮候治疗的人数达到了780万的历史新高。该数字在医院通过增加周末和晚上的手术时间、削减积压的候诊者后,于今年1月降至758万。数据还显示,截至去年底,有超过1.3万人等候常规治疗的时长超过18个月。英国智库“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of Fiscal Studies,IFS)今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估计,尽管轮候人数预期会逐渐减少,但到2027年12月仍将维持在650万人,远高于疫情以前的水平。
但Mayes表示,目前的轮候人数不能反映现实中的等待时间。在他一边每天吃止痛片、一边等候的12个月间,他始终未能见到专科医生,意味着他无法拿到诊断书、排队预约手术:“我不算那些(760万)人之一,因为我不在(手术的)轮候名单上,我连队都没排上。”
即便看过专科,轮候手术也还要两、三年时间,而Mayes的状况已经愈发恶化,用他的话说,他“无法生活,只是勉强生存着。”经认识的人介绍,他联系了一家位于立陶宛第二大城市考那斯(Kaunas)的机票,四个星期后,他已经抵达当地一家诊所进行术前准备。
英人赴立陶宛医疗旅游成风
“我们没有轮候时间。”——来自考那斯Nord Clinic的首席外科医生Sarunas Tarasevicius对记者说。立陶宛亦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一半依靠强制医疗保险,一半由国家出资,大多数当地人在公立医院免费就医,在Nord Clinic这样的私家诊所,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来自海外,当中约七成为英国人。
“对于他们来说,坐飞机来考那斯看诊、待一个周末要比在英国的私家医院看医生便宜的多。”Tarasevicius指,以需求最高的髋关节置换术为例,英国一家典型的私家医院收费约为18,000英镑(约合17.8万港元),只含一晚住院、不包括复健,而立陶宛的私家诊所收费则为8500英镑(约合8.4万港元),附一周的复健。
从机票到手术准备期间的住宿、到诊费、手术费,Mayes前往立陶宛做手术共花费8500欧元(约合7.2万港元),而在英国的私家医院,同样的手术则需要20,000英镑(约合20万港元)左右。
许多英国患者向Tarasevicius抱怨,虽然预约到一年后的手术,术期临近却被通知手术延期一年,“他们再等一年,然后又发生了一些事、医院罢工,不能提供某些服务,于是再把手术推后一年......你知道,对于有些患者来说,你已经75岁了,你去看医生,医生说你可以在两年后接受NHS的服务,但患者会说:‘好吧,我已经75岁了,两年很重要,我没有多少(时间)剩下了。’”
财政紧缩、脱欧下资源紧张
2010年到2019年间,英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平均每年增长不到2%,而1998年到2008年的增长率则为5.1%。英国慈善机构健康基金会(Health Foundation)的数据显示,英国这时期在医疗上的资本投入比欧盟国家平均水平低410亿美元(约合3200亿港元)。
NHS近年还面临严重的人手短缺。根据《卫报》去年的报道,NHS目前全职员工的缺口达到15.4万,若这一趋势持续,到2036年人手缺口将增至57万。英国政府此前依赖海外医疗人员、临时工来弥补,但脱欧以后,来自欧盟成员国的医生、尤其是护士流失严重。健康基金会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更显示,近三年来英国每年有近9000名外国护士离开英国、前往美国、新西兰或澳大利亚等薪酬更高的国家工作。
与此同时,轮候名单却愈来愈长。英国《独立报》援引官方数据指,2014年等待治疗的人数超过300万,2017年超过400万,2021年超过500万,2022年超过700万。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轮候NHS治疗的人数一直在增加。
英人对NHS满意度40年最低
疫情后,资金不足和患者的累积又引发层出不穷的罢工行动,令许多原本已经在超负荷运转的医院几近瘫痪。本周公布的英国社会态度民调数据显示,公众对NHS的满意度跌至24%,比前一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也是1983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最令受访者担忧的便是等待时间和人员短缺问题。
Tarasevicius表示,几年前,英国患者在NHS的轮候时间一旦超过一年,便可以受资助前往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欧盟国家就医,但该制度也在脱欧以后取消,患者只能自费前往土耳其、波兰等国家求医。
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去年宣布了一项为期15年的计划,招募和培训30万名护士和医生,并在首五年投入24亿英镑(约合237亿港元)的预算。但批评者指出,该计划没有为工资增长提供资金,而这是防止医务人员离职唯一有效的方法。
Mayes称,他在轮候期间两度去信他所在的选区议员,结果“只是浪费时间”,“我必须从我的养老金中拿钱做手术,我的退休金。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