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éal访问|改宣传字眼 聘拾荒老人 港区一姐:兼负社会责任
去年5月底,黑人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员跪颈致死,导致美国掀起“Black Lives Matter”反种族歧视运动,运动席卷全球,其后多个大型品牌开腔谴责种族歧视,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L'Oreal)并在去年6月26日宣布,不再于旗下晚用护肤产品使用“white”(美白)、“fair”(白皙)和“light”(亮白)的字眼。
一年过去,究竟晚用护肤产品不再使用这些字眼,会否影响产品销售?欧莱雅香港总裁暨董事总经理余宝珍表示,现时公司护肤品在宣传时,会强调产品能为客人带来的效益,同时美容顾问会根据客人的需求及生活习惯,为客人拣选合适的产品。另外,香港消费者较为精明,他们大多对产品的成分及主要作用有一定认识,例如令肤色均匀、针对色斑或提亮肤色、去暗疮印等,因此更改产品字眼后,未有影响产品销售。“我哋唔会统一用某啲字眼,黎代表哂所有类似产品,最重要系要知道客人的真正需要,再俾意见佢哋!”
除了更改产品宣传字眼,集团也有身体力行,聘请不同种族的员工。余宝珍坦言集团一直提倡包容及共融文化及价值观,香港分部就聘请了不同年纪、不同种族、不同工作经验的员工,也有雇用伤残人士,并致力推动性别平等。她续道无论是甚么职位和背景的员工,也应获得尊重及肯定,集团作为美妆行业龙头,希望不只是赚钱,而是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希望令更多人感到满足和快乐。
去年碳排放量较15年前减少81%
此外,集团也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及环保议题。余宝珍透露集团很多年前便开始著手减碳,在2020年的碳排放总量已较2005年减少81%,现在旗下约6至7个牌子中,有超过130款产品设有补充装,目标到2025年时,旗下塑料包装产品将 100%是可补充装 (Refillable)、可重复使用 (Rechargeable)、可回收(Recyclable)或可堆肥的 (compostable)。
在3月中时,欧莱雅香港伙拍本地环保社企V Cycle推出首个全城跨品牌回收计划,涵盖旗下13个美妆品牌,如:Kiehl's、Lancôme及L’Oréal Paris等,除了胶樽外,可回收的物料还包括美妆产品包装的玻璃及金属部分,如睫毛液容器、眉笔笔身及笔盖、唇膏滚筒及粉底盒等。余宝珍指计划开展只有3个月,便已回收了2万个胶樽,相信随着未来有更多旗下品牌加入回收计划后,回收量可进一步增加。
她续指社企V Cycle就该合作计划,聘请了4位拾荒老人负责清洗及分类回收物,当中有一位伯伯之前每日花10小时执纸皮,以赚取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并且照料患上抑郁症的太太,受雇后他每星期上3日班,上班日只需工作2.5个小时,每月收入已较昔日执纸皮翻倍,工作环境也较安全及舒适。“响环保回收计划入面,我哋都想帮到社会嘅弱势社群,未来我哋会继续循呢个方向尽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