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错失打压中国经济时机 雷鼎鸣:冲击有数得计|相对论

撰文: 刘兆仪
出版:更新: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正式生效,其中中国商品面临额外加征34%的关税,总计达104%。面对这一大挑战,中国将如何应对?《香港01》日前访问到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荣休教授雷鼎鸣,剖析中国如何通过调整贸易布局、科技自主创新以及产业链韧性构建,在关税高墙下寻求突破。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荣休教授雷鼎鸣,解析中国如何在美国的对等关税下,面对总计104%的关税寻求突破。(周令知摄)

东盟取代美国 成中国最大贸易地

访问之时,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税收﹙现已加至140%﹚,并对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和越南进行更高比例的关税。雷鼎鸣指出,自2018年美国首次实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以来,中国的贸易总额在这七年间不仅未见萎缩,反而增长了50.1%。

面对美国的关税“攻击”,中国选择分散贸易对象。雷鼎鸣指出,尽管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额从高峰期约6,000亿美元降至去年(2024年)的4,600亿美元。但对东盟等其他国家的出口份额持续扩大。目前,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突破美科技封锁

另外,雷鼎鸣指出美国对中国在高科技产品进行长臂管辖,反而促成了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催化剂。他举例,美国限制ASML光刻机出口中国,倒逼中国加速自主研发。目前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迅速超越了美国的预期,尤其是DeepSeek等新兴技术的崛起,更以低成本高效能打破美国技术垄断。

关税战如双面剑 美关税抽得“很笨”

雷鼎鸣指出,关税作为一种贸易战术,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特朗普以此作为打击中国的工具,试图削弱中国的贸易优势,但事实证明,美国也未能从中获益太多。

他以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为例,这一政策虽然短期内似乎保护了少数钢铁工业的就业,但对更广泛的行业,特别是汽车制造等依赖钢铁和铝的产业,却造成了更高的成本压力,从而影响了更大范围的就业就业机会。“所以他(特朗普)十分愚蠢。”

美“错过”打压中国时机

对于当前美国试图通过施压来限制他国发展的做法,雷鼎鸣直言这是“死路一条”。历史上,美国在施压他国时,通常需要具备绝对的实力优势才会成功。他指出在2000年,当时中国的GDP甚至连美国的1%都不及,缺乏地区性强权,随时可能被军事打压。

然而,雷鼎鸣表示,随著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金融海啸的发生,美国不得不依赖中国。加上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反而使得某些情况对中国有利。如今,美国仍试图运用勒索式的手段施压,但这样的策略已经失效。“他以为我掴你一巴鞭你一藤,你就应该乖乖站著低头任他鞭,但是现在世界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