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特朗普关税战如“剪发医癌” 雷鼎鸣:这场仗他不会赢|相对论

撰文: 刘兆仪
出版:更新:

上星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谓震惊全球。该政策对超过180个国家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了10%的基本关税。接下来,特朗普计划于美东时间4月9日启动更高的“对等关税”,主要针对被视为“违规严重国”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香港01》访问到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及荣休教授雷鼎鸣,拆解该政策的缘由和对环球经济带来的影响。

首任设关税却无法收窄贸赤

雷鼎鸣指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推动的关税政策,最初是希望能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然而,经过七年多的实践,这一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根据数据显示,当时美国的贸易赤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约77%。此外,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来压制中国的经济增长,但这一策略同样失败,中国的贸易盈余在此期间上升了120%。

进入第二轮关税政策后,特朗普的目标有所改变。雷鼎鸣指出,特朗普不再仅仅专注于减少贸易赤字,而是将重点转向“重建美国制造业”。他希望通过加征关税来提高美国本土商品的价格,从而使美国制造业的产品更具竞争力。特朗普的前副总统麦克·彭斯也曾多次强调,美国应该重拾失去的工业和工作岗位,这一政策的核心正是保护美国本土的工业和工人。然而,这种保护主义措施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利于部分行业,但长远来看,却可能削弱整体生产力。

关税如“勒索” 引发更多国家反感和报复

雷鼎鸣进一步分析指,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被解读为一种“勒索”手段。例如他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家加征高额关税,试图迫使它们做出不同的让步。雷鼎鸣认为,这种方式在道德上难以理性化,虽然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却难以持续。特朗普曾多次声称,自己之所以能在贸易谈判中取得优势,正是因为利用了“强势”的关税措施,让其他国家无可奈何地做出让步。然而,雷鼎鸣对这种手段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在全球经济高度互联的情况下,这种“霸权主义”的做法可能会引发更多国家的反感和报复。

除了贸易关税,雷鼎鸣认为特朗普的对外政策中还藏有推动“门罗主义”的动机。他多次表达希望将南美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甚至曾提议将加拿大并入美国。这些想法无疑让周边国家感到不安,也与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形成了矛盾。雷鼎鸣指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是基于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组合,这样的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贸易、地缘政治和外交关系上。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及荣休教授雷鼎鸣指出,特朗普此次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计算公式已成为学界笑柄。(周令知摄)

批特朗普犹如“剪头发治疗癌症”

对于特朗普此次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经济学家们注意到,只需将美国与每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国的总出口额,就能得出特朗普所设定的关税百分比。有学者更指出,这种计算方式与向ChatGPT等人工智能询问关于税率的结果惊人地一致,似乎暗示特朗普团队可能“抄袭”了AI的算法。

对此,雷鼎鸣直言该公式已成为学界笑柄。他指出,这不仅受到民间的质疑,甚至在专业领域内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他形容这种公式如同剪头发治疗癌症的荒谬方法,无法真正帮助美国改善经济。“传说中这条这方程式是由纳瓦罗(Peter Navarro)所设计,这位仁兄在经济学界其实就没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