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 | 去年吸金逾6300亿 李泽楷密密沾手 3大特点撼赢传统IPO

撰文: 许世豪
出版:更新:

去年美国热炒的SPAC,气势延至今年,年初至今已有约160家SPAC上市,愈来愈多知名投行及“大孖沙”加入分一杯羹,其中电盈(0008)主席李泽楷正考虑在美国设立第三家SPAC,而日本软银(SoftBank)亦已申请公司第一个SPAC的IPO上市,拟集资5亿至6亿美元。

SPAC早于2000年代已出现,并非新鲜事,为何却于去年开始,成为华尔街的新宠儿?与传统IPO比较,SPAC融资机制大不同。更重要的是,去年多间SPAC于并购前后,股价均大幅抽升,投资回报理想下,令SPAC上市数目持续创新高。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中文多翻译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又或“空头支票公司”,是美国资本市场独有的一种上市公司形式。SPAC通常由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募集资金而上市,初期可说是没有任何实际业务,仅是一个持有现金的“壳”,等待收购项目。

有别于“借壳上市”,SPAC的“赞助人”(Founder、Sponsor)会提供集资额约一成启动资金,以支付IPO所需费用,达到“先造壳上市,再寻求并购”的目的,最终使并购对象成为上市公司。简单而言,SPAC有以下三大特点。

截至上周五,美国已暂录约160宗SPAC上市,集资高达475.8亿元,占去年逾半。(资料图片)

特点一、定价划一每股10美元 兼附认股权证

机构投资者在IPO阶段购买的“单位”,由“普通股”和“认股权证”(warrant)组成,一般是一股普通股,配以1/2或1/3认股权证,按惯例每“单位”价格定价通常是10美元,简单易计。

不过凡事有例外。名气越大的赞助人,所提供的认股权证比例越细,甚至不会提供,如电盈主席李泽楷与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共同成立的SPAC公司“Bridgetown Holdings”,就没有提供认股权证。

特点二、可快速上市完成收购 不设禁售期

传统IPO上市,公司需寻找保荐人、投行进行估价,及联络基础投资者等繁琐程序,花费时间的及心力相对较长。由于SPAC本身没有实际业务,故自身上市流程较快;上市后管理团队专注与目标公司谈判,一般快则可于三至四个月内公布收购;同时不设禁售期,上市后投资者即可进行股份买卖。

特点三、押注投资团队 不满可取回本金离场

上市时投资团队只会披露有意收购的行业,故投资者在并不知道自己将投资什么公司。直至最后公布合并阶段投票时,才得知真正投资的公司,故某程度是押注落投资团队身上,其往绩显得十分重要。

而供并购所用的资金在成功收购前会由信托持有,股东可在股东会上,决定是否同意目标企业的并购方案。两年期限内未完成并购的话,投资者可取回资金及利息,输掉“时间成本”离场。

上市数目持续创新高

据调研公司SPAC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美股IPO共有445宗,其中248宗是SPAC,占比高达56%;去年单计SPAC集资额达820亿美元﹙6,396亿港元﹚,为2019年所创下的高位6倍。实际上,截至上周五,已暂录160宗SPAC上市,集资高达475.8亿美元﹙约3,711亿港元﹚,占去年逾半;据高盛预计,全球未来2年SPAC上市并购规模可达3,000亿美元,规模不容小觑。

据报成人杂志出版商《花花公子》,正以SPAC方式重新上市。

《花花公子》、SoFi均以SPAC方式上市

值得留意的是,SPAC非华尔街的新产物,早在2000年代已经存在,不过近年“赞助人”多集中将科技、新能源等初创企业,将之与SPAC进行并合。相关公司大多未有盈利,但有一定市场潜力。

综合市场消息,共享办公室公司WeWork、成人杂志出版商《花花公子》、氢燃料电池重型汽车公司Hyzon Motors,以及网上证券商SoFi,均有意或正申请通过与SPAC方式上市。

更重要的是,多只SPAC与目标公司合并,特别是与新经济类有关企业合并后股价急升,以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SPCE)为例,合并后股价升逾4倍,李泽楷与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共同成立的两间SPAC公司“Bridgetown Holdings”(见图),股价亦有近四成到七成升幅,受到不少散户追捧,亦吸引基金加快“造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