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大新邓子健料本季信用卡消费淡 乐见虚拟银行引良性竞争
新冠肺炎疫情打击香港各行各业,且带来社交距离限制措施,直接冲击私人消费市道。大新银行(2356)总经理及零售银行处副主管邓子健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预计在疫情下本季(第3季)信用卡消费数据将“惨淡收场”,而整体私人贷款市场全年料录负增长。他指该行已向客户推出疫情纾缓措施,包括提供3个月免还本金安排,冀解客户燃眉之急,而呆坏账情况仍然可控,但同比有所增加。
料次季信用卡应收账 续跌一成
金融管理局早前公布今年第1季信用卡贷款调查,显示信用卡应收帐款总额按季减少10%至1,239亿港元,邓子健相信,快将公布的第2季数据,跌幅相若,“因4月份疫情紧张,5至6月疫情似有纾缓,相对首季是2、3月较严重,估计次季信用卡消费亦会低沉”。
他表示,疫情下因社交距离限制、晚市禁堂食等措施,该行的信用卡消费有减少。至于第3季,他预料整个行业的信用卡消费数据会“惨淡”,“疫情下,市民都尽量留在家中,煮饭多、出街消费少,料零售消费必会差,希望抗疫措施见效后,疫情会回落,第3季信用卡消费会是好艰辛的历程”。
贷款方面,邓子健表示,该行因应疫情亦向客人推出纾缓措施,包括提供3个月免还本金的条款,助客户解燃眉之急,故呆坏账情况仍然可控,但同比有增加,而拖欠比率亦见微增。至于私人贷款,邓指,传统而言,第3季都相较其他季而言是放缓,因已过了税季贷款推广,“按季度比,要借钱的人第1、2季或已寻求贷款,第3季市场上或无太大型推广,传统而言私贷比较淡静。要待第4季才可能有回升迹象”。然而,他指出,由于今年首两季,香港整体市场私人贷款今年至今同比度已见负增长,第3季淡静下,他估计最终今年全年都会继续录得负增长。
虚银产品配套未追上传统银行
传统银行面对金融科技大潮席卷、虚拟银行涌现,近年都大举发展数码银行,大新银行亦不例外,该行前年3月推出“e直通遥距开户申请”,当时仅接受信用卡申请,及后扩阔至接受私人贷款申请,目前发展成可经此渠道开设银行户口。邓称,经e直通遥距申请贷款服务,今年占整体私人贷款金额及人数约两成,同比升七成,该行近期推出清卡数快应钱贷款推广,客户倘透过“e直通遥距贷款申请”成功申请清卡数快应钱,可享每月低至0.11%平息,本月推广期内成功申请,获2,888港元现金回赠。他指,该贷款产品的客户,目前平均贷款额约为30万港元。
“分行服务因疫情削减,故客人用该行的手机app情况增加。”邓子健续称,今年开立银行户口的新客户,有三成是经过e直通渠道,冀该行今年内可在财富管理、电子支付服务方面都有金融科技上的提升。
邓认为,虚拟银行为银行业界带来良性竞争,“香港市场咁大,(虚银)不会带来好多影响,虚银推贷款产品多数是一只、两只般慢慢出,而非一篮子般推出,虚银才刚准备好基建服务客人,故产品配套上料短期未必如传统银行般多”。他认为,传统银行有网点方面的优势,服务涵盖广泛,“虚银加入市场,他们在数码化、科技方面,长远会提升,冀有良性竞争,给刺激予我们以提供更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