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生命科学成像中心开幕 跨科研究以MRI找出优秀领袖思考模式
浸会大学为配合推动跨学科研究及开拓知识创造的大学发展策略,成立“生命科学成像中心”并于今日(8日)举行开幕典礼。该中心设有多项脑部成像设施,校方现时已经利用中心设施开展及进行多项跨学科研究,打破文理科之间的界限。
浸大生命科学成像中心属大学中央的研究设施,设有“磁力共振成像”、“脑电图仪”(EEG)“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仪”(fNIRS )以及“经颅磁刺激”(TMS)系统等设备,对应多个研究领域,包括神经管理学、神经营销学、神经美学等,期望利用神经科学和成像技术,加深大众对社会科学、艺术、创意、人文等领 域,以至其他对社会带来深远和实质影响课题的理解。
以磁力共振成像扫描仪为例,就可以研究商学院管理学范畴之中,人于进行决策时的脑部活动,协助找出优势领袖的思考模式;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仪就可以评估使用者的大脑活动频率,并能于小组活动中同时安排多人接受扫描,例如安排多人合奏音乐就可以了解他们的脑间同步与演奏表现及合拍性的关联性。
中心其他研究例子包括使用脑电图仪研究人体肠道菌群与饮食偏好及脑活动关联,或以经颅磁刺激系统研究大脑网络调节神经认知与治疗神经性精神疾病的各种策略。
浸大生命科学成像中心总监、物理系系主任周昌松教授指,现时人类对脑部的了解相比其他范畴仍然有限,中心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他又希望中心可以作为基础建设,推动更多相关的跨学科研究。
浸大校长卫炳江表示,学校设立该中心是要准备学生于毕业后投身社会,而近年世界变化愈来愈快,跨学科研究有助拓阔学生视野,避免思维只困在自己的主修科目。他致辞时亦比喻中心为浸大的神经网络,可以激发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把神经科学与多个领域连系起来。
校董会暨咨议会主席陈镇仁博士于开幕典礼上表示,中心可以让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实现更大协同效应,有信心中心具催化作用,可以推动浸大学术和科研发展,贡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