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开办数位未来与人文学新课程 另新增7个跨学科第二主修

撰文: 金敏琍
出版:更新:

浸会大学近年发展跨学科课程,在2025/26学年新推“数位未来与人文学科文理学士”,另新设7个跨学科的第二主修科。此外,浸大亦在现有的体育及康乐管理课程下新增“运动科学”主修,内容结合分子生物学、中医药等学科。浸大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表示,相关课程设计是回应社会需求,并非因应大学有意筹办第三间医学院而设。

新开设的“数位未来与人文学科”跨学科课程提供约40个学额。课程涵盖人文学科、数码技术,数位未来及全球挑战等,并会提供实习机会。课程主任李建深表示,预料毕业生除了在传统领域如市场营销、社会及科技研究等领域更具竞争力外,亦可成为数位内容专家、创新政策分析师等新兴工作。

此外,浸大亦新设2个两年制跨学科衔接学位,其中运动产业管理课程共提供约60个学额。是市面上首个结合运动与商业的跨学科课程。至于互动媒体出版课程则提供40个学额,内容包括数位艺术、视觉传播等。

大三学生可自由选修跨学科第二主修

浸大亦推出7个跨学科第二主修课程,供三年级学生自由选修。周伟立预料,下学年起就读跨学科课程的本科生比例,将由现时的一成上升至三成,总数约900人。

浸大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预料,明年起就读跨学科课程的本科生比例,将由现时的一成上升至三成,约900人。(金敏琍摄)

浸大亦在现有的体育及康乐管理课程下,新增“运动科学”主修,课程结合分子生物学、中医药等。周伟立称,课程回应社会对相关人才需求,并非因学校有意申办本港第三间医学院而设计。

料非本地生数目3年内增至四成上限

本学年起,八大非本地生的学额有两成提升至四成。浸大教务长程淑丽指,今年度非本地本科生约超过1,300人,占限额两成,当中内地生占大多数。她表示学校会循序渐进取录更多非本地生,预料3年后非本地本科生人数会增至四成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