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lage】从Yuthanan迅即冒起 了解整色整水对时装业的重要性

撰文: 张荣熹
出版:更新:

时装世界本来就日新月异,随着数码科技在近代的全面普及,时装资讯以及潮流的传播和流通速度,更急剧升温,基本上每年每月每日都有新设计师、新品牌、新产品诞生,叫消费者目不暇给,其实更是一闪即逝,今日在网络世界人尽皆知,红透半边天,到数个月之后随时消声匿迹,被忘记得烟没无闻,除非阁下的品牌当真如CHANEL、Hermes一样,经典得近乎永恒,若非如此的话,“风水轮流转”注定是每个品牌都要面对的课题。

所以在这个instagram、Online Store大过天的时代,如果仍然以传统因循方式去经营自家品牌,当真可能会“Last得唔耐”,如是者要突围而出,并且在这个残酷市场中生存下来,具创意的全新营运方式与定位可谓少不了,而近日亲临香港,并引起话题的日牌Sillage主理人Yuthanan,其故事就很具参考价值。

Yuthanan(本名Nicolas Chalmeau)是一位法泰混血儿。(1LKD)
+2

近年瞩目品牌与潮流Icon

或者先简单介绍Yuthanan的背景,Sillage虽然是一个日系品牌,但主理人Yuthanan(本名Nicolas Chalmeau)却是一位法泰混血儿,自幼成长于巴黎第11区和修读服装设计,老早于时装结缘,之所以跌入日系时装的爱河,乃是早年先后在YOSHIDA & CO., LTD.(即Porter)及1LDK巴黎店里工作过,领会到较之于祖国的高级时装,日系的街头风尚才是自己深爱的艺术,于是乎于2017年毅然到日本东京发展KOL事业,既担当造型师、摄影师等职务,更创立自家品牌Sillage,主打功能和细节度并重的日系服饰。

自家品牌Sillage。
名为TROPICAL WOOL HAKAMA PANTS的阔裤是Sillage的焦点单品。(Sillage)
Yuthanan当然不时亲身著用自家制品以作宣传和支持。(ldope.)

不过源自法国的光环,以及精严的用料造工(Sillage的服饰皆由冈山的工厂制造)虽然吸引,却都未必能够让它傲视同侪,法国 × 泰国的血统背景只会给予人一时三刻的新鲜感,经网民疯狂消费后很快就不见得再是一个话题,至于Sillage服饰单品上的精彩,较之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当然有着优胜之处,但奈何日本是当世时装设计的超级大国,设计和造工水平与Sillage相若的设计师或品牌成千上万,单单是Yuthanan自己经常著用的Engineered Garments、UNUSED或COMOLI(他在HYPEBEAST的专访中提及过)以至Junya Watanabe等等,就经已是功力和历史价值都更加深厚的品牌,Sillage未必在可见的将来就能够比肩和超越。

早前Sillage与香港GRAPH LAYER举行一连三日Pop-up。(GRAPH LAYER)

做红品牌不如造红自己

不过Yuthanan精明的地方在于,他不但了解上述情势,更早已找到方法解决之,以成就自身品牌的高速冒起。那么具体的方式又是如何?简单而言,就是先将自己明星化,再继而为自己商品赋予稀有度,第一点“将自己明星化”大家应该很易理解,即是仿如时下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年青人一样,透过ig和Facebook等社交平台,去增加曝光率、招揽粉丝和强化自身权威性,继而直接、间接到介绍自家商品,并引起话题性,这点很多KOL和品牌设计师都这位运作中,绝非Yuthanan的专利。

然而Yuthanan的高明之处,是懂得利用自身的名气和权威性,去塑造自家商品的稀有度,令到哪怕自家单品的水准未必能够胜过同类品牌,却定必比同类难以购买得多,这种物以罕为贵的虚荣感,正是大家追捧Sillage的真正义理。因为不同于大部份品牌,Sillage没有专门店,也不作Wholesale批发,其他时装店根本就不能引进其作品到店中,作长期贩卖,要购买到Sillage的出品,方法只有二:一是于品牌自家网店中购入,奈何网店商品的货种和货量并不齐全,每每很快Sold Out。

Sillage自家网店的产品并不多。(Sillage)
Sillage格纹水樽专用套,别具特色。(Sillage)
活动当日Yuthanan更亲身飞到香港与时装爱好者介绍服饰。(189cm)

而另一个方式则是以Pop-up Store的方式示人,Yuthanan不时会与各地的时装店合作,与店内举行期间限定店,近来两个月则先与宫城秀贵同名品牌MIYAGI HIDETAKA合作,于东京都目黒概今店COMPLEX BOOST内举行Pop-up,之后更转战香港,于时装店GRAPH LAYER举行一连三日贩卖活动,出售Sillage的最新人气单品外(活动完结之后,Sillage的一切货品亦会撤走),Yuthanan更会亲自到访各个限定店,与顾客、支持者作交流见面,并与大家拍照留念,在Fans的心目中,既购买到心仪单品,更能够与偶像作面对面接触,本来就是赏心乐事。但更重要是透过这些一闪即逝的活动,Sillage成功向消费者传达一个讯息:“就是要购买其产品并非一件轻松平常的事,乃是要把握机会的。”如斯将入手度困难的意识植入大众脑中,久而久之就会成功为品牌塑造“物以罕为贵”的社会意识,提升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饥渴度,最终每凭发卖之际就掀起抢购潮,大收旺场。

Paul Harnden Shoemakers的服饰(特别是男装)可以用可遇不可求去形容。(Dover Street Market)

可见为产品塑造稀有感,是不少品牌的成功法则,绝非Supreme或Nike抽签球鞋的专利,而今次文章主角Sillage的手法,亦不过是其中一个值得借鉴的方式,世间上懂得为自身提升稀有感的品牌和招数,当真是五花百门,例如Paul Harnden Shoemakers就大大限制出售其作品的时装店之数目(基本上每个地区和国家就只有一间),也坚决抵制Online Store贩卖,使到他的出品异常难买,稀有度非凡;又当年Nike与Tom Sachs合作,推出超限定NIKEcraft mars yard 2.0s,品牌方面就规定每位购买者,都要参加Tom Sachs举办的"Space Camp"Workshop活动才可,如斯种种规条,很多人都会觉得是“整色整水”,却的的确确地增强了消费者希望去拥有的欲望和心理,摒弃了高级时装品牌的高昂售价策略,却仍然达至经济学上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部份条件与形式,从而为品牌增添趋之若鹜的神圣光采。

Tom Sachs。(designb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