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本地品牌HOUSE OF V:“用行动支持香港仅存的工艺”
要建立一个拥有自家时尚气味的城市,谈何容易。“我们首能做的,就是先不要‘得个讲字’,尝试用心感受本地品牌的用心;用行动支持本地仅存的工艺。”以上这番说话,同属本地时装品牌HOUSE OF V的心声。
本地时装体系究竟出了甚么毛病?要建立一个拥有自家时尚气味的城市,实在容易?“但我们首能做的,就是先不要‘得个讲字’,尝试用心感受本地品牌的用心;用行动支持仅存的本地工艺。”以上这番说话,同属本地品牌HOUSE OF V的心声。
“香港的时装市场极为狭窄,虽然现今的教育文化,令大众开始留视本地品牌的存在,但往往客人到访一览产品之际,又会不期然地问:‘这件衣服凭甚么定出这么高昂的价钱?倒不如到别的零售店,用同一个价钱买下更多的货品。’但如他们能了解到品牌背后对一件衣服中一丝不苟的造工,明白到由主题、设计、选料、剪裁、生产、包装等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成本与心思,或许就会收回上述的说话。”这是本地品牌HOUSE OF V的亲身经历。
四年之后,初心未变
2014年起座落于中环美轮街的HOUSE OF V,至今已经历过十个系列,一直坚守以建筑美学为设计的核心价值;“简约”是品牌另一个重要字眼,品牌设计师Cynthia强调:“简洁的系列、长青的线条,一切源于建筑理念而萌生。”然而其他品牌也同样用以上特质见称,于是为了更突显HOUSE OF V的独有魅力,故此在颜色及细节上也花上不少功夫,品牌市场策划主管Christy有指:“喜欢我们的人,是喜欢大胆创新和敢于接受新尝试的女性,她们对生活充满各种期盼,所以对于颜色与剪裁上的追求,也希望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系列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讲究质量与功能性的设计,刚好与顾客们的穿搭理念不谋而合。
设计时我们全以女性的角度作为出发点,不论任何年龄或身材也能顾及,希望她们走进店内能找到称身的衣饰。
除了设计,产品在面世前,必需经历多重生产过程,还有系列主题的构思,每个生产骨干对HOUSE OF V来说绝不能马虎,“布料与车工是我们非常著重的一环,为了有效调控质量,及更易与厂房沟通,过去我们选用的师傅及版房皆来自本地。”她们希望透过此举来抗冲现今Fast Fashion时代的大趋势,Cynthia坚定地道出:“如果你要Quantity,可到Fast Fashion店;HOUSE OF V只提供Quality。”
以品牌2019春夏系列作列子,应用上强烈的色彩对比来展示出主题“THE NEW FISHERMAN”的另类活泼,同时将法国艺术家Sonia Delaunay主张的几何形状,体现到剪裁与线条之中,以针织品(Knitwear)、拼布(Patchwork)、提花(Jacquard)等物料来演释系列的故事,带着品牌独有的气质。
返璞归真的经营手法
网络当道的时代,不少品牌总依靠Online销售货品,但HOUSE OF V却反其道而行,创立以来认为“人传人”才是建立口碑的最佳方法,“虽然我们少不免要借助网络平台来推广业务,但从不过份依赖。我们深信每个设计细节与物料质量的体会,只能够亲身到实体店才感受得到,而HOUSE OF V的客户与品牌拥有共同的理念,促使我们花更多时间专心投放于产品的本身。”事实上,一个好的时装品牌,Marketing往往是次要,设计才是品牌最核心的价值。而将这个说法套用至现今流行的联乘系列、或找来名人、KOL来演绎新品的举动,正好让我们反思,这些本义是为了创造更好的设计,还是市场技俩呢?HOUSE OF V希望人们更加珍惜品牌对设计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