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波兰诗人辛波丝卡:我们讨厌失去,却也抗拒接近
波兰诗人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生于 1923 年,她是在欧洲大陆战火下出生的孩子,死亡太靠近了,父亲鼓励她创作,她八岁开始写,诗里有生的火焰,也有死的意念。写诗从很早,就是辛波丝卡生活的一部分。她写诗悲悯而机警,好像推理,我并不知道,而我想知道,有一种难能的纯真与成熟。以浅白的语言,有情的目光,显微的视角,她写混沌的时局,写战场,写人类,写自然,写生活,也写爱情。读辛波丝卡,是 L 推荐给我的。
撰文:女人迷主编 Audrey Ko
她说辛波丝卡一生释出的 252 首诗里,爱情诗的比重大概仅占十分之一,辛波丝卡大概不觉得自己擅谈爱情,但人们常常从她的诗里,读到爱情的意思,反对样版的,细腻诚实的,女性经验的。
比如说,《致谢函》就这么写:
“我亏欠那些我不爱的人甚多
另外有人更爱他们
让我宽心。
很高兴我不是
他们羊群里的狼。
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宁静,
我感到自由,
那是爱无法给予
和取走的。
我不会守著门窗
等候他们。
我的耐心
几可媲美日晷仪,
我了解
爱无法理解的事物,
我原谅
爱无法原谅的事物。”
朋友L 有个习惯,每次恋情受挫,她就一边流泪一边读诗,我已经听她读过好几次。不爱没有嗔痴,不爱没有喜悲,不爱很有耐心,不爱愿意原谅。反过来说,若是选择去爱,便不要埋怨了。是因为爱情的缘故,才距离自己的喜悲这么靠近,才看到自己的不可理解与无法原谅,才明白自己的可爱与不可爱。每次读完,L 便觉安慰,爱得这么凄惨兮兮的我,也是可以的。这是不是辛波丝卡穿越时空的祝福呢?可能吧。总而言之,读诗的夜晚,终于能把注意焦点放回自己身上。
我们说,辛波丝卡的诗写得很节制,毫无煽情意思,甚至偶有讽刺,却让人心安,像有人明白地告诉你身上还有伤口,那又怎么样,我们都有。你隔开一点距离,看看自己,情绪好中性,让它经过你,再让它轻轻走开。因为文学的缘故,辛波丝卡有过两段婚姻,两任丈夫也都创作。她谈感情,像她写诗,第二任丈夫菲利波维奇逝世后,她出版的诗集里写《空屋里的猫》,以猫之名,埋怨主人之死,你走以后,事情的意义不同了。
“去死——你不能如此待猫。
因为在空屋里 一只猫能做些甚么呢?
爬墙?
摩挲家具?
这里看似没甚么不同
但甚么都不一样了。
不曾移走过甚么
却多了许多空间。
夜里也不再灯亮。”
失恋不就是这样的吗?世界顿失重量,空气不再明亮,好像没有人知道我有多伤心,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惨的人。可是,我们那么讨厌失去,却也那么害怕接近,辛波丝卡在《金婚纪念日》这么写:
“他们一定有过不同点,
水和火,
一定有过天大的差异,
一定曾互相偷取并且赠与情欲,
攻击彼此的差异。
紧紧搂著,
他们窃用、征收对方
如此之久
终至怀里拥著的只剩空气——
在闪电离去后,透明清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呢?和 L 聊天的时候,我们都想,真没人能教会你爱情是什么,辛波丝卡不能,爱情经典不能,满山遍野的爱情作家也不能。可是,爱情也不必学会,从自己出发去体会,那就很好了。L 讲出的话好老派啊,但我们一致点头,“爱情里无论如何,要有自己个性。”
我说,96 年,辛波丝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获奖感言,我喜欢了很久。
在诗歌语言中,每一个词语都被权衡,绝无寻常或正常之物。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之上的云是寻常的。没有一个白昼和白昼之后的夜晚是寻常的。总之,没有一个存在,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是寻常的。
亲爱的,你也一样,你的爱情也是一样。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女人迷”,原文:【关系日记】辛波丝卡的爱情诗,我们讨厌失去,却也抗拒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