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四奖大赢家Childish Gambino 一曲唱出现实残酷与不仁
今届格林美音乐颁奖礼完美落幕,Childish Gambino成为大赢家,一曲《This is America》共夺得“最佳年度制作”、“最佳年度歌曲”、“最佳说唱合作”和“最佳音乐录影带”四个奖项。这曲于去年5月5日发表,至今(2月11日)于YouTube的累积点阅率逾4.8亿,究竟这首歌有著什么魅力,使它可以一推出就轰动全球并扬威格林美?
音乐视频能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心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艺术”主要目的,是为某些真实存有的事物作转化作用,用独特的方式即是藉艺术作品的呈现,为大众发出共同的心声。《This is America》透过摄影、剪辑、舞蹈、服装及音乐等等,以诡异的视角描绘残酷的现实世界,促进社会对美国枪械泛滥、种族议题、暴力现象与速食文化等关注,给大众有更多讨论的可能性……也道出难以忽视,又不忍直视的“现实世界”。
从服装暗喻种族歧视从音乐视频一开始,光著上半身的Gambino以背后面向镜头,然后慢慢转身跳着古怪舞,第一眼便留意到他带著一条金色项链(笔者认为是隐喻著美国对资本主义依恋),下身却穿上旧美利坚邦联的制服裤(Confederate Pant)和一双黄色Loafer,视频中的制服裤与美国南方士兵穿的裤子十分相似,南北战争(1861-1865年)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在美国南部,黑奴并没有被视作为公民,只被视为一种产生利润的工具;但在北部,却希望释放黑奴的剩余劳动力至现代工业,提高其消费力,促进商业发展,则发生了这场内战,隐约暗淡地透露出:从1861年到现在黑人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平权。Gambino的服装充分暗示了非洲裔美国人遭受的历史性暴力,矛头直指美国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大众传媒下所衍生的速食文化在整段影片中,你不时可以看到Gambino和一群学生,以诡异但又使人著迷的神情欢快地跳著舞,可是背景后却是各种暴动、冲突的混乱景象,暗示著人们总是习惯被各式各样的娱乐围绕著,无论是时事新闻、是明星动态,还是某个Online Shop大减价的特惠通知,就是因为他们深陷于速食内容当中,却忽略了现今社会上各种问题,或是轻易忘记那些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即使我们有关注时事,也会习惯地被速食内容所吸引,往往在转眼间就将其遗忘。
智慧型手机时代的反思影片中有一幕,一群小孩拿著手机把眼前的暴动情景拍摄下来时,摆明是讽刺时下人们总是“手机行先”,无处不上传的行为,而那群小孩嘴上还缠著一块布,代表著人们对于事情总是在表面上表现关注,但却少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害怕还是对现实视而不见?你们心中自有定数......
我们总因潮流而鲜少停下来关注真正重要的事物,潮流每一天都在变,不变却是社会上的悲哀。正如黄子华所讲:“我一直接受世界并不完美,但这样是太过不完美,太过离谱!”离开了电脑桌、放下了手机、关掉了电视,那就是现实世界,现实是残酷,世界布满漫天遍野的暴力、歧视、不公,因大众们注意力太过短暂,一出现另外一个轰动的事件,就会马上忘记上一个让我们愤怒的事,只有少数人,才会愿意认真看待这样的“现实”。现今的香港,其实也一样,繁荣的背后自然掩盖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带来的共性问题,衍生出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人口老化及土地问题等等,虽然政府仍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行,如果我们继续视若无睹,不去注视正在发生的社会议题,则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社会是大家的,无人可以置身事外,但我们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所谓的香港?所谓的现实世界?相信也需要一首《This is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