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A得奖者访问:获奖之后的路怎么走?
时装之路漫漫,能突破重围走进大众视线着实不易,现时香港也有为数不少的时装奖项来发掘及鼓励新进时装设计师、时装系学生,但获奖之后,新进设计师未来的路又会怎么走?最近落幕的“DFA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YDTA)中有数位年轻时装设计师得奖,其中朱海林(Daniel)和余志欣(Suzanna)就和我们分享了他们对未来的展望。
奖项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光环,目前活跃的新生代本地时装设计师十居其九都有两三个时装设计奖项加持,但是否代表获奖后就必定能走到开设品牌,然后持续经营下去这一步?相信当中还需要付出百二分的努力。
逐步走自己的路
Daniel和Suzanna分别获得创意智优青年设计才俊特别奖及香港知专设计学院青年设计才俊奖 ,每人获得港币25万元奖金供他们出外学习。两人都曾经到英国或瑞典交流学习,获奖后亦会利用奖金再到外国进修,Daniel希望到Yohji Yamamoto实习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而Suzanna的目标是到伦敦时尚学院修读女装设计与技术相关的硕士课程,希望将来能回到香港建立个人时装版图。
说起来,他们的设计路向都深受设计大师影响。Daniel视山本耀司及Julian Roberts为偶像,认为他们影响着后人的时装美学,而他的毕业作品“Plastic Surgery”亦注重破坏、重组与剪裁上的元素,他将衣服分拆成大大小小的零件,让穿衣者自己拼接来增加人与衣服的互动性。Suzanna则喜欢Craig Green那带有故事性的设计,认为成功的设计应该具有多功能及回应社会需要,毕业作品“FL/\TP/\CK/\BLE”亦是透过可折合的衣物来回应空间狭隘及携带性的回题。
政府与媒体的帮助不可少
问到会否开设个人品牌,二人的答案当然是“希望会”,但要走到那一步还需要更稳固的基础,也更需要香港能够提供一个适合的氛围,Daniel就、认为早前政府投放五亿元于时装设计是治标不治本:“除了资金外,我们还需要不同方面的配合,现时设计师推出新系列时却未必有足够宣传,创作和推广之间出现了断层。”Suzanna也认同:“其实香港也有很多有能力的设计师,但与外面的连系、曝光与包装都不够。而且英国有提供一些培训予初创品牌,指导设计师如何经营品牌,这也是我们需要的。”
在这“每个人都是KOL”的时代,网络媒体对时装发展也是一把双面刃。“资讯流动太快,容易影响观众思维与过滤能力。所谓潮流,你到底是一个带领者还是一个跟随者?”不过,网络媒体同时是个有效的宣传渠道,Suzanna认为不同媒体提供更多看时装的方法,蕴酿更多元的时装风格,是不可缺少的平台。
获奖是一个鼓舞,但也不代表未来的路途必定平坦。成功之路有快有慢,还望各年轻设计师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向,告诉他人香港也有属于我们的时装。
朱海林的“Plastic Surgery”系列作品:
余志欣的“FL/\TP/\CK/\BLE”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