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尚大叔身上学会的时装观:世界都是我的衣橱
这几个“老友记”纵横时装界数十载,食盐多过你食米,着衫大胆过你和我。颜値未必斗得过一班“小鲜肉”,但他们训练有功的穿搭力,独有的一套时装观,绝对値得参考。
#1 时尚老行尊Nick Wooster
大大话话在时装界浸淫30个年头,胜任过零售、采购、形象顾问岗位,效力过Thom Browne、Ralph Lauren、Calvin Klein知名品牌,时装穿搭功夫无庸置疑。大叔的光芒得以绽放,多亏摄影师Tommy Ton在2011年米兰时装周喀嚓一拍,让他成名了。他总是各大街拍摄影师的捕捉对象,其风格绝非人人杯茶,形容Wooster的穿搭,就是“Peaky Blinders meets Miss Selfridge”,戴帽子的黑帮但具备高街流行品味。Wooster怯于他人的批评吗?不,对他最刻薄的人就是自己,穿衣的自信也源自对时装的一份执着,他比喻从衣橱挑选服饰的过程,都是一场冒险。近两年,Wooster开始踏足另一个领域,设计个人品牌Wooster + Lardini,寛身剪裁的西装展现拼接工艺,单品都极有这潮大叔的影子。
#2 杂志圣手André Leon Talley
看他红地毯上的演出,宽袍大袖的华衣,已经够赏心悦目。幕前形象是派对动物,幕后的编辑生涯长达40多年,始于在Andy Warhol杂志社打工,及后参与各大时装杂志的编撰及造型,包括《Vogue》、《W》、《New York Times》、《Numéro Russia》。他作为传媒人的一份子,看见时装博客气焰高涨,曾在《WWD》访问中重申时装编辑的专业性,虽他并非时装学院派出身,但大半生奉献时装界,接触过具时代性的经典人物,实战经验之多,不是出出event、在社交媒体发个帖子能体验。2010年更被列为十大最具贡献编辑之一,设计师Tom Ford、Marc Jacobs曾盛赞其时装触觉,与Karl Lagerfield亦是挚友关系。看来他一生也和时装牵绊住彼此。
#3 复古浪者Angelo Gallamini
圣诞老人式白色长胡子,形象的精髓所在,原意非为造型,而是保暖之用,渐渐成为他的签名式。他用心经营Instagram帐戸贴上OOTD,一丝不拘的穿搭,印花毛毯、斗篷、披肩,仿佛依附流浪者的灵魂。豪迈但着重细节,连调节颈巾紧度的银扣、扣住斗衣的大头针也极为讲究。他出生于意大利布艺世家,2013年创牌Ermanno Gallamini,坚持衣饰原料及工艺,严格挑选来自家鄕意大利的高质布料,注人精湛的传统工艺,造出一件件体现美国印弟安、纳瓦荷文化的“工艺品”。除了身上的衣裳,Gallamini亦醉心研究古董古玩,手表尤甚。他曾说:“世界是我的跳蚤市场”!
#4 西装达人铃木正文
矫小玲珑而不失霸气的日本男性杂志《GQ》总编,很多场合都穿上了亚洲人“骤忌”的西装,骨架小但穿起来毫无衣不称身之嫌。潮味虽浓,翻查铃木背景,原来非靠时装响朵,本为汽车评论员,凭借精辟独到见解在1999年创立汽车杂志《Engine》,成为第一代总编。常穿Thom Browne的铃木,更跟品牌天桥total look示人,西装短裤衬上长袜、长靴,有胆识之人方能驾驭。铃木流着日本人着重细节的血脉,爱以“国民”衬法去演绎这个美国绅士品牌,使出日本人最耍家的小物本领,领结、领吠、袋巾、帽子为整个造型加分。2012年任职日本《GQ》,对于时装纸本式微,他仍然持乐观态度,曾道:“媒体的核心在于内容,载体形式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