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明家】从生活出发 帮农夫叔叔除虫种植、为西斜客厅降温

撰文: 王淑君
出版:更新:

“隔热太阳能百热帘”、“巴士侧翻系统”、“能沟通的拐杖”,这些都不是电影里天马行空的想像,而是小学生在第20届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得奖发明作品,统统也能实际应用得到!他们的意念均从生活而来,据自己的日常观察,希望为己为人也带来方便。幼稚园生虽然未有能力亲手制作出发明品,但也不能小看他们的脑袋,想像出来的发明也非常有趣呢!

特别大奖由大埔墟公立学校(宝湖道)的3位学生合作研究“微妙的泥土”夺得,他们同时也获得最优秀项目大奖(小学组)及小学研究论文一等奖。

被誉为“少年科学家摇篮”的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周日(17日)已举行颁发典礼,今届共有400所中、小学及幼稚园,约4,000件参赛作品。小学组的特别大奖由大埔墟公立学校(宝湖道)的3位学生合作研究“微妙的泥土”夺得,他们同时也获得最优秀项目大奖(小学组)及小学研究论文一等奖;而小学生发明品则由香港培正小学成为大赢家,横扫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微妙的泥土”由3名小六学生陈劭升、苏文泽和杨坤宝共同研究,陈同学的叔叔是一位有机农夫,不过他常常发现农场内杂草丛生,养作物很有很多虫洞。他看到叔叔经常在农场辛勤工作,收获却不是很多。于是,他想和同学一起想办法帮助叔叔。

他们的研究是把种植过菇菌的废弃泥土重用,再自行制作堆肥茶,加入菇泥之中,改善泥土中的微生物活性,促进植物生长。3位同学均有尝试用菇泥种植,每隔2至3星期便去观察植物生长,结果发现用菇泥种出来的农作物,体积均比之前大,虫害也比之前少。“我叔叔已经在用,还推介了给他的朋友试用。”陈劭升自豪地说。

关心长者和病人需要

“坐立和沟通辅助拐杖”得奖同学和校长。

而小学生发明品一等奖则由香港培正小学3位小五女生的发明品“坐立和沟通辅助拐杖”夺得。她们观察到中风人士或是行动不便的长者,坐立时身体重心转移需要很用力,并造成重心不稳。于是,她们想发明一项东西来帮助不同需要的人士,来支撑他们走楼梯和坐立,更加上了LED显示器,让说话表达有障碍的病人也能请求别人帮助。

培正小学张广德校长即场试用发明品,笑称自己“好快啱用”,又赞赏同学留意到别人的需要,欣赏他们有创意并思考如何帮助他人,很是贴心又窝心。张校长表示,培正小学逾9成毕业生到培正中学升学,当师弟妹参赛时,已升中的师兄姊也会分享发明经验,互相交流,把STEM教育一脉相承。

从生活出发 发挥创意

“巴士翻侧警报系统”得奖学生及家长。

荣获小学生发明品二等奖的分别有“巴士翻侧警报系统”和“隔热太阳能百叶帘”。德雅小学小五学生何泓乐从大埔巴士翻侧的严重事故中,思考如何提醒司机和乘客留意安全,避免意外发生。他的系统仅仅花了10天便完成,材料费用更不需50元!

他任职中学物理老师的爸爸表示,儿子从小喜爱问“点解?”又喜欢“驳咀”,但说话具逻辑思维。儿子6岁已让他接触STEM,刺激他的学习兴趣,并训练解难的能力。

“隔热太阳能百叶帘”得奖学生。

而发明“隔热太阳能百叶帘”的契机是因为香港培正小学小五学生吴卓禧同学的家中“西斜”,他的同学林卓晞、曾天乐也说:“只要在他家的客厅坐几分钟,便会立即流汗!”于是,他们便想如何把客庞降温。

他们利用铝质中空物料制作,有效提高隔热效果,又放置了光伏板,可以收集阳光化作热能,供电给LED电灯。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能节省电费,一举多得,甚具创意!吴同学表示已在家中安装,觉得非常有效!

其他得奖作品:

+4

幼稚园生想像力爆灯

虽然幼稚园学生尚未有能力动手亲手制作出发明品,但他们的想像力也非常丰富,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有趣想法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