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领事梅儒瑞担忧国安执法损香港声誉 港府及外交部公署批评抹黑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美国驻港总领事梅儒瑞(Gregory May)表示,对于香港网络审查的情况表示担忧,指香港正试图删除网上一些内容或屏蔽一些网站,令人忧虑内地严格控制互联网的做法可能延续到香港,即审查机关恒常删除批评政府的网络内容。他又认为特区政府悬红通缉海外人士,会影响美国科技公司的营运。

特区政府称梅儒瑞的言论是危言耸听,并表示强烈不满和谴责。而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则批评梅儒瑞抹黑《香港国安法》和《基本法》23条立法。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资料图片)

梅儒瑞接受彭博访问时说,特区政府从香港互联网上删除《愿荣光归香港》一曲,凸显了西方科技巨头的营运风险,而政府官员亦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阻止了香港接入部份网站,包括英国人权组织“香港观察”的网站。

他表示,香港正试图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吸引更多游客,但新冠疫情下的隔离措施导致人才外流,加上全面压制政治自由令到香港成为两个大国之间的冲突爆发点,都令这座城市的全球声誉造成打击。

呼吁港府向企业保证互联网自由开放

梅儒瑞认为,释放黎智英及其他因为政治言论而监禁的人,改善香港形象的效果比起举办金融峰会和旅游推广活动都要大。他强调希望与香港建立更好关系,呼吁特区政府向企业保证互联网自由开放,以及对企业有利的数据控制,“我们只是想阻止香港滑下坡,虽然希望经济关系继续良好,但坦白说,我们首要工作是在政治领域。”

至于《香港国安法》,梅儒瑞说在法例实施之后,“香港最不需要的是出现更多、更广泛的新罪行”。至于23条立法,梅儒瑞指美国政府“主动不参与”咨询,并指这是取决于香港市民的意愿。

梅儒瑞又说,特区政府悬红通缉在美居住的海外活动人士,或令美国公司在美国面临压力,“如果要在香港营运,美国公司必须注意他们在国会山庄的声誉”,又指通缉令显示了香港非常消极的一面,美国正做出反应。

特区政府批评梅儒瑞言论极其不恰当,亦无视法治精神。(资料图片/廖雁雄摄)

特区政府:言论极不洽当

特区政府发言人强调,执法部门一直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的人或单位的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与其政治立场、背景或职业无关。又认为倡议某些人或组织不应就其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等同给予其犯法特权,完全违反法治精神。

发言人指,梅儒瑞对正在进行的刑事审讯妄加评论,更企图将黎智英案与特区政府推广香港特区的措施作对比,不但极其不恰当,亦是无视法治精神。

至于国安法和23条的部份,特区政府发言人说,美国最少有21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根本没有资格就其他国家和地区就正当维护国家安全立法指手画脚”,又指梅儒瑞肆意抹黑23条立法和执法行动,与他所称希望与香港有更好的关系背道而驰。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资料图片)

驻港公署:虚伪双标、强盗逻辑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则批评梅儒瑞“诋毁香港营商环境和权利自由空间,煽动美资企业撤资离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予以严厉谴责。

发言人称,国安法实施有效防范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有力保障香港的投资和营商环境,香港依然是企业投资热土、资金青睐之地和人才汇聚高地。又指23条立法将进一步筑牢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线,进一步增强香港社会的稳定性和法治的确定性,进一步发挥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香港将在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开放。

发言人指,梅儒瑞言论干扰特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干预司法机构依法审理“黎智英案”等国安案件,严重背离了领事官员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又表示美国自身国安法律体系密不透风,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向来严惩不贷,但对23条立法横加指责,对特区依法审理国安案件诋毁抹黑,“充份暴露其典型的虚伪双标和强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