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妈造谣屈蛋糕店“棉花做肉松蛋糕” 群众竟闻风围堵蛋糕店
“脚臭盐”、山寨“周黑鸭”、“过期肉”......中国黑心食品可谓防不胜防,但消费者对黑心食品的戒备,有时会转换成社会谣言——早前的塑胶紫菜便是一例,而甚至更会连累正规商人。在山东青岛,一家榚点店就被冤枉以棉花制作肉松蛋糕,店铺更遭到民众围堵。
最近,一段“青岛一蛋糕店肉松蛋糕中洗出棉花”的影片在网上流传。拍摄者声称自己在当地一家蛋糕店买到假的肉松蛋糕,“咬了一口就觉著不对”;又拍下“洗蛋糕”的经过,显示蛋糕经水洗后,可以“洗出”像棉絮一样的东西,断言蛋糕里的肉松都是用棉花做的,“全是棉花套打的”。
影片被广泛流传后,引起当地市民关注。5月22日晚,有不少购买蛋糕的市民到这家糕点店“讨说法”,更有不少人团堵蛋糕店大门。
青岛市南区食药局得知消息,亦立即安排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检查。执法人员下架封存店内的肉松蛋糕、实地查看制作原料及其供货商资格和购货单据。经初步调查,该店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现场也未发现类似棉花的物质。执法人员抽取肉松蛋糕及其使用的肉松原料,委托检验中心进行检验。
相关报道:河南追责“脚臭盐”:味臭但对人体无害 已流入广东13个城市
相关报道:深圳山寨“周黑鸭”工场致癌工业盐卤鸭脖 食材发臭老鼠野猫横行
蛋糕店老板:我们也是受害者
受事件影响,蛋糕店一度暂停营业,肉松供货商也连夜派人坐飞机赶到青岛配合调查。蛋糕店老板表示,自己开业才二十多天,刚做生意,一切流程都按照正规手续办理,“三证一票什么都有,我们也是受害者。”配合调查的肉松供货商也表示冤枉:“感觉就像天灾一样!”。
经过详细检验,事件最终真相大白。5月26日,青岛市南区食药局发布消息指,经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确认肉松样品中未检出棉花内源基因;肉松样品质地均一,由单一纤维组成;肉松中提取出的DNA为鸡成分DNA,说明肉松样品来源自鸡肉。
检验中心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肉松蛋糕中洗出棉花”一事广受网友关注,他们三天内对抽取的肉松样品进行了两轮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以排除肉松蛋糕中添加棉花的可能性。
目前,蛋糕店已重新开业,老板还特意将食药监部门发布的报告制成展板,放在店门口以示清白。
影片的拍摄者则因为造谣而被警方拘捕。据青岛市南警方消息,两名拍摄者王某(女,61岁)和黄某(女,65岁)已经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两人解释道,因为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影片,才会产生的这样的“联想”。